搜索
首页 《潮阳谒灵山大颠禅师》 岂是大颠留乃服,只闻刺史造吾庐。

岂是大颠留乃服,只闻刺史造吾庐。

意思:难道是大颠留才穿,只听说刺史造我房屋。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潮阳谒灵山大颠禅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表达对天地神只的敬畏,对君子小人的区分,以及自己内心的想法。 首句“天地神只不可诬,小人君子费分疎”,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对天地神只的敬畏之情。作者认为,天地神只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无论君子小人,都应该尊重并遵守其规定。 “我无其事初何恤,自揆于心或未如”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没有做任何违背天地神只之事,因此无需担忧。同时,他也自我审视,认为自己的内心可能并未完全符合天地神只的要求。 接下来的“岂是大颠留乃服,只闻刺史造吾庐”两句,作者表达了自己并未做出违背天地神只之事,也并未受到任何惩罚。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刺史造访自己住所的惊讶。 最后“谁能脱略形骸外,孟简尚书谩寄书”两句,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能够超越身体束缚的人的敬仰之情,并表示自己只是随意写信给孟简尚书,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天地神只的敬畏之情,对于君子小人的区分,以及对于自己内心的审视和对于他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地神只不可诬,小人君子费分疎。
我无其事初何卹,自揆於心或未如。
岂是大颠留乃服,只闻刺史造吾庐。
谁能脱略形骸外,孟简尚书谩寄书。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刺史

    读音:cì shǐ

    繁体字:刺史

    英语:feudal provincial; prefectural governor

    意思: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
      ▶汉武帝

  • 大颠

    读音:dà diān

    繁体字:大顛

    意思:(大颠,大颠)
    即太颠。
      ▶《汉书•董仲舒传》:“文王顺天理物,师用贤圣,是以闳夭、大颠、散宜生等亦聚于朝廷。”
      ▶颜师古注引臣瓒曰:“皆文王贤臣。”

  • 吾庐

    读音:wú lú

    繁体字:吾廬

    意思:(吾庐,吾庐)
    我的屋舍。
      ▶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一:“众鸟欣有託,吾亦爱吾庐。”
      ▶唐·白居易《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来侵身衰。”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