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吴江华严塔院赠了洪讲师》 逝川无发叹,丽泽可求师。

逝川无发叹,丽泽可求师。

意思:去川无发叹息,丽泽可以寻求老师。

出自作者[宋]叶适的《吴江华严塔院赠了洪讲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自然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具区湖和吴江的壮丽景色,具区湖被用作蓄水池,吴江则作为补充。诗人通过具区湖的广大无边,以及吴江的涓涓细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认为自然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不会因为人类的欲望而有所改变。 接着,诗人对人生进行了思考。他指出,自然中的飞鸟和游鱼都是自由的,不受任何束缚,这与人类社会中的种种束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认为,造物主不会对人类进行谆谆教诲,也不会对人类进行分门别类。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他指出,人生中充满了变幻无常的情感,如烟雨、秋风、骚屑、悲伤等。但是,人生也有美好的一面,如与友人相遇、相嬉、观景等。诗人认为,人生中的美好和痛苦都是自然的产物,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它们。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自然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的思想深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具区以为潴,吴江以为裨。
自专一方浸,尽纳海所遗。
逝川无发叹,丽泽可求师。
昔人会心地,今为鱼鸟资。
飞者自无极,游者自无涯。
造物不谆谆,亦莫分何谁。
此时余与子,相遇相谐嬉。
曾观烟雨外,未满苍茫思。
复来秋风后,重有骚屑悲。
不及日月入,烂焉堕轮规。
尚见波涛惊,累然拥丘坻。
况彼琐细者,蒲菼争纷披。
当年吴季子,德合无醇疵。
范蠡之所矜,视之眇毫厘。
末路张季鹰,适意亦见推。
人才非一端,事近若易移。

作者介绍
叶适(1155年-1223年),字君实,号梅溪渔隐,是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出生于福建福州,早年曾在金华、杭州等地任官,但因政治观点与当时的权臣相悖而屡遭罢免。后来他辞官回家,深居简出,专注于写作和艺术创作。

叶适的诗歌以咏物、山水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充满雅趣;他的散文则多写闲逸、隐居,反映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境界。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和画家,擅长隶书,其作品流畅自如,气度雄浑,代表作有《蘭亭序》等。叶适不仅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有很高成就,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主张“心外无物”,反对功利主义和崇拜权势。

总的来说,叶适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被收入《全宋诗》和《册府元龟》等多部经典,成为了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丽泽

    读音:lì zé

    繁体字:麗澤

    意思:(丽泽,丽泽)

     1.谓两个沼泽相连。
      ▶《易•兑》:“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王弼注:“丽犹连也。”
      ▶朱熹本义:“两泽相丽,互相滋益

  • 逝川

    读音:shì chuān

    繁体字:逝川

    英语:Passed River

    意思:
     1.指一去不返的江河之水。语本《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晋·葛洪《抱朴子•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