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沅江李氏书堂》 卒岁身多余,世俗莫习惯。

卒岁身多余,世俗莫习惯。

意思:一年多我自己,人们都习惯。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沅江李氏书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船从洞庭来》是一首描绘生活哲理的诗,它通过洞庭湖边的船夫的视角,描绘了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和智慧。 首先,诗中描绘了船从洞庭湖来,这象征着生活的流转和变化。船夫的生活可能既不是单纯的商业活动,也不是单纯的游宦,而是两者之间的状态。他需要在风浪中挣扎,也需要面对清晏的平静日子。这种生活的复杂性,使得他无法享受安逸的清晏时光,却也让他有机会体验到生活的各种面貌。 宦贾事风樯,谁能乐清晏?这句诗表达了生活的矛盾性。一方面,船夫在风浪中挣扎,这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体验生活的方式。另一方面,他无法享受平静的日子,因为平静的日子可能意味着生活的停滞和无聊。这种矛盾性,也是人生的常态。 诗中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船夫的生活智慧。他选择了一种平衡的生活方式,既不沉迷于商业活动,也不沉迷于游宦。他享受着采掇菰菱、钓取鱼鳖的生活,这种生活虽然与世俗习惯不同,但却让他感到满足和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生活的智慧和哲理。它告诉我们,生活并不只是简单的快乐或痛苦,而是包含了各种可能性。我们需要学会欣赏生活的各种面貌,同时也要学会在各种可能性中找到平衡和满足。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也是一种人生的哲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船从洞庭来,非贾即游宦。
宦贾事风樯,谁能乐清晏。
不如蓄书史,万古无与间,上观尧舜仁,下览魏晋篡。
善恶彼既殊,智巧徒以辨。
君心於此得,用舍不自慢。
堂中罗高厨,户外望鸣雁。
菰菱可采掇,鱼鳖可钓汕。
卒岁身多余,世俗莫习惯。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世俗

    读音:shì sú

    繁体字:世俗

    短语:俗 粗鄙 无聊 庸俗 百无聊赖 俗气 粗俗

    英语:profane

    意思:
     1.指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
      ▶

  • 多余

    读音:duō yú

    繁体字:多餘

    短语:剩余 剩下 盈余 节余 结余

    英语:superabundance

    意思:(多余,多余)

     1.充裕有余;剩余。<

  • 习惯

    读音:xí guàn

    繁体字:習慣

    短语:惯 习惯于

    英语:habit

    意思:(习惯,习惯)

     1.亦作“习贯”。原谓习于旧贯,后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

  • 卒岁

    读音:zú suì

    繁体字:卒歲

    英语:get through the year

    意思:(卒岁,卒岁)

     1.度过年终。
      ▶《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