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司天台》 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

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

意思:景公进德星曾退,汉武帝以诚天是回。

出自作者[唐]李山甫的《司天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它以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政治的深刻思考。 首联“拂云朱槛捧昭回,静对铜浑水镜开。”诗人以高耸的朱槛为背景,捧托着美丽的景色,象征着政治清明。铜浑水,即铜壶滴漏,古人以为其声可以预报天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的期待,以及对自然和天象的敬畏之情。 颔联“太史只知频奏瑞,苍生无计可防灾。”这里,诗人讽刺了那些只知道歌功颂德的太史们,他们只关注天象的吉祥之兆,却对百姓的苦难无能为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现实的深刻忧虑。 颈联“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这里诗人引用了两个历史故事,一个是春秋时齐景公进德星而退,一个是汉帝推诚日为回。这两个故事都表达了诗人对进退天象的看法,他认为进退天象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政治清明和百姓的福祉。 尾联“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因旷工而受惩罚的官员的深深同情。他们本应在这个美好的时刻为百姓谋福利,但却被锁在高台上无所作为。这两句诗充满了对公正和良知的呼唤,以及对政治清明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的向往和对公正良知的呼唤。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政治责任不仅在于歌功颂德,更在于关注民生、为民谋福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拂云朱槛捧昭回,静对铜浑水镜开。
太史只知频奏瑞,苍生无计可防灾。
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
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

关键词解释

  • 德星

    读音:dé xīng

    繁体字:德星

    意思:
     1.古以景星、岁星等为德星,认为国有道有福或有贤人出现,则德星现。
      ▶《史记•孝武本纪》:“望气王朔言:‘候独见其星出如瓠,食顷复入焉。’有司言曰:‘陛下建汉家封禅,天

  • 汉帝

    读音:hàn dì

    繁体字:漢帝

    意思:(汉帝,汉帝)

     1.汉朝皇帝。
      ▶汉·张衡《东京赋》:“汉帝之德,侯其祎而!”
     
     2.指汉武帝。
      ▶南朝·梁·沈约《游沈道士馆》诗

  • 进德

    读音:jìn dé

    繁体字:進德

    意思:(进德,进德)

     1.犹言增进道德。
      ▶《易•干》:“忠信,所以进德也。”
      ▶晋·潘岳《闲居赋》序:“是以资忠履信以进德,脩辞立诚以居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