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
意思:只有长门里,蛾眉回答知道晴。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长安夜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夜晚的静谧和皓月当空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月光照耀下的城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世的感慨。
首句“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冷而明亮的夜晚,寒冷的月光如同垂下的刀剑,照亮了寂静的夜空,而皓月则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将满城的光彩反射出来。这里,“寒光”和“皓彩”两个词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特点和力量。
“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月光普照万物的特点,它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不分内外,无论何处都有这样的光明。这是一种对公正、平等的人生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这两句描绘了月光下古槐的稀疏影子和秋风吹动仙桂的声音。月光透过稀疏的古槐树影,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而秋风吹动仙桂,则让人感到秋天的气息。这里,“疏影”、“动秋声”等词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真实。
最后,“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长门宫中女子的同情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长门宫中女子因失去宠爱而孤独无助,而她们只能对着晓晴的月光默默哀叹。这里,“独有”一词表达了诗人对长门宫中女子的同情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蛾眉对晓晴”则以蛾眉比喻女子的美丽和哀怨。
整首诗以月光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平等的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