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昌》
昌身如饱腹,饱尽还复饥。
昌身如饱腹,饱尽还复饥。
意思:
昌身体像饱腹,饱尽恢复饥饿。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昌》
全文赏析
原题: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昌其身耶抑昌其诗也来诗下语未契作此答之
相关句子
傥欲昌身诗莫时,折腰也莫叹凄凉。
--
出自《见梁检法书怀八绝句于广文尉曹处次韵》作者:[宋]赵蕃
刀圭傥不吝,如饱首阳饥。
--
出自《黄鹤楼》作者:[宋]贺铸
微官如饱饭,余事亦穷诗。
--
出自《二十日同官相约过水乡蕃雨中先至偶成二诗》作者:[宋]赵蕃
桑下忽逢三度宿,腹中如饱十年书。
--
出自《寄莫道人》作者:[宋]陈文孙
船头擎白浪,帆腹饱秋风。
--
出自《阎静轩先生还吴》作者:[宋]顾逢
帆腹饱天际,树发渺云头。
--
出自《水调歌头·帆腹饱天际》作者:[宋]葛郯
腹饱山僧供,头轻侍婢梳。
--
出自《尚书宗兄使过诗以奉献》作者:[唐]包佶
南风帆腹饱,半夜渡沧津。
--
出自《浮舟之昌国谒韩克明知县》作者:[宋]释正觉
未论痴腹饱,已觉醉魂香。
--
出自《秋晚岁登戏作》作者:[宋]陆游
豆乾霜腹饱,莲倒露房空。
--
出自《野老》作者:[宋]释文珦
船头指西日,帆腹饱春风。
--
出自《归兴》作者:[宋]释文珦
鼓腹饱可期,勿畏寒堕指。
--
出自《雪》作者:[宋]仇远
长条折尽还依旧。
--
出自《菩萨蛮·无情最是江头柳》作者:[宋]辛弃疾
稍恢雄略,尽还尊奉。
--
出自《乾道圣德颂》作者:[宋]曹勋
扬州一梦,未尽还惊觉。
--
出自《蓦山溪·韵高格妙》作者:[宋]吕渭老
不能苦相邀,兴尽还就枕。
--
出自《雪中怀孟武昌》作者:[唐]元结
诸仙尽还宫,天路罗云軿。
--
出自《牵牛织女》作者:[宋]文同
兴尽还独归,沙头寒月白。
--
出自《杨村道中邂逅赵仁甫》作者:[宋]吴儆
小敷文伯见何时,南望三衢渴复饥。
--
出自《寄三衢孙员外》作者:[唐]罗隐
旧闻有欲常难足,今日纵饱旋复饥。
--
出自《题亦足堂》作者:[宋]王大受
诗句原文
昌身如饱腹,饱尽还复饥。
昌诗如膏面,为人作容姿。
不如昌其气,郁郁老不衰。
虽云老不衰,劫坏安所之。
不如昌其志,志一气自随。
养之塞天地,孟轲不吾欺。
人言魏勃勇,股栗向小儿。
何如鲁连子,谈笑却秦师。
慎勿怨谤谗,乃我得道资。
淤泥生连花,粪壤出菌芝。
赖此善知识,使我枯生荑。
吾言岂须多,冷暖子自知。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