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邵尧夫霁登石阁》 飞檐危槛出林端,王屋嵩丘咫尺间。

飞檐危槛出林端,王屋嵩丘咫尺间。

意思:飞檐高门槛从树林的顶端,王屋嵩丘咫尺之间。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邵尧夫霁登石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独自登高游览,感受着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在诗中,飞檐危槛、王屋嵩丘等景象塑造了高远壮阔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高明远游的喜爱。同时,诗人也透露出对尘世忧喜的感慨,以及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绘,如莽苍织毫尽、悲风残叶已珊珊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鲜明。同时,运用对比手法,将高明游佛阁与尘寰忧喜相对比,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飞檐危槛出林端,王屋嵩丘咫尺间。
独爱高明游佛阁,岂知忧喜满尘寰。
目穷莽苍织毫尽,身得逍遥万象闲。
暇日登临无厌数,悲风残叶已珊珊。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王屋

    读音:wáng wū

    繁体字:王屋

    意思:
     1.王者所居之屋。
      ▶《史记•周本纪》:“﹝武王﹞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裴骃集解引马融曰:“王屋,王所居屋。”

  • 飞檐

    引用解释

    亦作“ 飞簷 ”。 我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之一。屋檐上翘,若飞举之势。常用于亭、台、楼、阁、庙宇、宫殿等建筑上。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香亭三间五座,三面飞簷,上舖各色琉璃竹瓦,龙沟凤滴。” 秦牧 《社稷坛抒情》:“这坛后的宫殿是华丽的,飞檐、斗拱、琉璃瓦、白石阶……真是金碧辉煌!”

    见“ 飞檐 ”。

  • 咫尺

    解释

    咫尺 zhǐchǐ

    (1) [very close]∶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small]∶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 危槛

    读音:wēi kǎn

    繁体字:危檻

    意思:(危槛,危槛)
    危栏。
      ▶宋·叶梦得《水调歌头•濠州观鱼臺作》词:“危槛对千里,落日照晴空。”
      ▶宋·叶梦得《念奴娇•中秋燕客有怀壬午岁吴江长桥》词:“缥缈高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