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效阮公咏怀(十四首)》 守道遗荣利,趋物丧其真。

守道遗荣利,趋物丧其真。

意思:守道给荣利,追求干净真实。

出自作者[明]薛蕙的《效阮公咏怀(十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守道遗荣利,趋物丧其真”表达了诗人坚守道德原则,摒弃世俗名利的态度。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道德、真理或本真,“荣利”则是指世俗的荣华富贵。诗人认为,坚守道德原则比追求世俗名利更为重要,因为后者往往会让人失去本真。 “诎伸难并观,高尚良可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格的追求,认为屈伸、高尚难以同时并观。这里的“屈伸”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起伏、进退,“高尚”则是指高尚的品格。诗人认为,在生活中,屈伸和高尚往往难以同时达到,但只要坚持高尚的品格,就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不见玄庐子,精神已无存”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这里的“玄庐子”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境界或哲学境界,“精神已无存”则是指精神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光芒。诗人认为,只有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两句“煌煌口中珠,含此谁为珍。富贵焉足求,甘我贱与贫”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态度。诗人认为,口中珠(即口中明珠,比喻珍贵的事物)虽然宝贵,但真正的珍贵是内心的精神财富。诗人认为富贵并不是真正的追求,真正的幸福应该是甘于贫贱的生活。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强调了道德原则、高尚品格、精神追求和物质财富的态度。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将深刻的道理寓于形象和生动的语言中,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守道遗荣利,趋物丧其真。
诎伸难并观,高尚良可伦。
不见玄庐子,精神已无存。
煌煌口中珠,含此谁为珍。
富贵焉足求,甘我贱与贫。
¤

关键词解释

  • 守道

    读音:shǒu dào

    繁体字:守道

    意思:
     1.坚守某种道德规范。
      ▶《左传•昭公二十年》:“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
      ▶《后汉书•桓帝纪》:“杜绝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

  • 荣利

    读音:róng lì

    繁体字:榮利

    意思:(荣利,荣利)
    功名利禄。
      ▶《吕氏春秋•用民》:“为民纪纲者何也?欲也,恶也。何欲何恶?欲荣利,恶辱害。”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 遗荣

    读音:yí róng

    繁体字:遺榮

    意思:(遗荣,遗荣)

     1.谓抛弃荣华富贵;超脱尘世。
      ▶晋·张协《咏史》:“达人知止足,遗荣忽如无。”
      ▶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状》:“味道腴以代膏粱,含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