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圆觉经》 直须顿悟入,不落第二义。

直须顿悟入,不落第二义。

意思:只需顿悟进入,不落在第二层意义。

出自作者[宋]郭印的《读圆觉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佛教禅诗,主要探讨了“万法归一”的道理,即万物皆归于一心,而心的本质又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概念。 首联“万法归一心,一心何所寄”,表达了万物皆归于一心,而这个“心”是超越具体事物和概念的,无法用任何具体的事物来描述或承载。 颔联“灵光自巍巍,无物不具备”,进一步描述了心的本质是灵光,这种灵光无所不包,无所不具。 接下来的几联,则是对如何理解和修行这个“一心”的阐述。“如来既先觉,要警众生寐”,说明如来(佛)早已觉悟,他的任务是要警醒众生的沉睡。“倒说纵横说,莫非明此事”,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说法,都是在说明这个“一心”的道理。“上根可与语,惟有十二士”,只有少数有高度智慧的人才能理解和沟通这个道理。“问略答更详,玄关大开示”,即使是一般的提问也会得到详细的回答,这是在开启智慧的大门。“下及三种观,真修岂容废”,向下延伸,还有三种观察和修行的方法,真正的修行是不能忽视的。“定轮各差殊,均入清净地”,无论是定力、观察力还是其他修行方法,最终都要归于清净之地。“直须顿悟入,不落第二义”,强调要直接领悟到“一心”的境界,不能停留在第二义的理解上。 最后,“圆觉与圆通,总是閒名字”,圆觉和圆通只是对“一心”的描述和表达,不是真正的实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佛教中“万法归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了心的重要性以及修行的必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少数有高度智慧的人的赞赏和对广大修行者的引导。整首诗语言简练、哲理深刻,值得反复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法归一心,一心何所寄。
灵光自巍巍,无物不具备。
如来既先觉,要警众生寐。
倒说纵横说,莫非明此事。
上根可与语,惟有十二士。
问略答更详,玄关大开示。
下及三种观,真修岂容废。
定轮各差殊,均入清净地。
直须顿悟入,不落第二义。
圆觉与圆通,总是閒名字。

关键词解释

  • 落第

    读音:luò dì

    繁体字:落第

    英语:fail in an imperial examination

    意思:
     1.科举考试未被录取。
      ▶唐·白居易《送常秀才下第东归》诗:“寒食看花

  • 顿悟

    读音:dùn wù

    繁体字:頓悟

    英语:sudden comprehension of the truth

    意思:(顿悟,顿悟)

     1.佛教语。谓不假时间和阶次,直接悟入真理。

  • 直须

    读音:zhí xū

    繁体字:直須

    意思:(直须,直须)

     1.应当;应。
      ▶唐·杜秋娘《金缕衣》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宋·欧阳修《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 二义

    读音:èr yì

    繁体字:二義

    意思:(二义,二义)

     1.犹言次等、二流。
      ▶明·李贽《杂说》:“由此观之,画工虽巧,已落二义矣。文章之事,寸心千古,可悲也夫!”
     
     2.指另外的意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