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兴,再叠前韵》 旧人渐散空相忆,壮志犹存未忍违。

旧人渐散空相忆,壮志犹存未忍违。

意思:旧人渐渐散空相忆,壮志仍然存在不忍心违背。

出自作者[近代]宁调元的《秋兴,再叠前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追求理想的艰辛。 首联“朝来烟雾蔽清晖,魔力渐高道力微”,以早晨的烟雾遮蔽了阳光,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障碍。烟雾也暗示着未知和不确定性,而阳光则象征着希望和理想。诗人用“魔力渐高道力微”来形容自己追求理想的艰难,表明他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颔联“何日黄龙能直抵,只今乌鹊尚南飞”,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像一只乌鹊向南飞一样坚韧不拔。 颈联“旧人渐散空相忆,壮志犹存未忍违”,描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决心。他回忆起曾经一起奋斗的伙伴已经离去,心中不禁感到空虚和失落,但他仍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不忍放弃自己的理想。 尾联“从此蓬山天样远,休论燕瘦与环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决心。他坚信自己的道路会像蓬山一样遥远而充满挑战,但他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也不会去比较别人,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整首诗充满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品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来烟雾蔽清晖,魔力渐高道力微。
何日黄龙能直抵,只今乌鹊尚南飞。
旧人渐散空相忆,壮志犹存未忍违。
从此蓬山天样远,休论燕瘦与环肥。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关键词解释

  • 相忆

    读音:xiāng yì

    繁体字:相憶

    意思:(相忆,相忆)
    相思;想念。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唐·杜甫《梦李白》诗之一:“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 壮志

    读音:zhuàng zhì

    繁体字:壯誌

    短语:抱负 理想 雄心 志 志向 心胸 远志

    英语:(adj) great goal; magnificent aspiration

  • 旧人

    读音:jiù rén

    繁体字:舊人

    意思:(旧人,旧人)

     1.谓年高德劭的旧臣。
      ▶《书•盘庚上》:“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
      ▶孔传:“先王谋任久老成人共治其政。”
      ▶明

  • 空相

    读音:kōng xiāng

    繁体字:空相

    英语:Kongxiang

    意思:
     1.佛教语。假象;幻象。
      ▶《思益经•菩萨无二品》:“若有所尽,不名漏尽,知诸漏空相,随如是知,名为漏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