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临江仙 诫释道相辩》 不须方外谩劳形。

不须方外谩劳形。

意思:不需要真正地劳累。

出自作者[元]王丹桂的《临江仙 诫释道相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禅道的深刻见解,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禅宗的精神内涵。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禅道本来无辩证,皆因古圣强名。”揭示了禅宗的核心观念:禅道是无辩证的,即它超越了二元对立的理解方式,是一种内在的、超越言说的体验。古圣,指古代的禅宗圣者,他们的名字被用来命名这个超越言说的境界,但这个“名”只是为了引导人们进入这个境界的工具,而非本质。 接下来的两句“不须方外谩劳形。人人俱有分,个个总圆成。”表达了禅宗的另一个观念,即人人都有禅悟的可能,只要放下世俗的执着,戒除无明,就能达到禅的境界。这里的“方外”指的是世俗世界,而“劳形”则是指对世俗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但把万缘齐放下”中的“万缘”指的是所有的执着和牵挂,“齐放下”则表示完全放下,不留任何执念。而“切须戒断无明”中的“无明”指的是对世俗事物的无知和执着,戒断无明就是破除对世俗的执着,达到内心的明悟。 最后两句“给孤园内任纵横。泥牛哮吼处,日午打三更。”则描绘了一个超越时空、超越逻辑、超越一切束缚的境界,仿佛进入了一个自由无拘的世界。在这里,“给孤园”是一个象征,代表了内心的世界,“任纵横”则表示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而“泥牛哮吼处”则表示在这个超越言说的境界中,声音变得毫无意义,就像泥牛哮吼一样。最后,“日午打三更”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表示时间的无意义性,在这里时间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禅宗的精神内涵,引导人们通过放下世俗的执着,达到内心的明悟和自由。它鼓励人们去探索内心的世界,去体验超越言说的境界,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禅道本来无辩证,皆因古圣强名。
不须方外谩劳形。
人人俱有分,个个总圆成。
但把万缘齐放下,切须戒断无明。
给孤园内任纵横。
泥牛哮吼处,日午打三更。

关键词解释

  • 劳形

    读音:láo xíng

    繁体字:勞形

    英语:somatic exhaustion

    意思:(劳形,劳形)
    谓使身体劳累、疲倦。
      ▶《庄子•渔父》:“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

  • 不须

    读音:bù xū

    繁体字:不須

    意思:(不须,不须)
    不用;不必。
      ▶《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唐·张志和《渔父歌》:“青篛笠,绿

  • 方外

    读音:fāng wài

    繁体字:方外

    英语:Buddhist,Taoist monks

    意思:
     1.区域、范围之外。方位之外。
      ▶《管子•幼官》:“和好不基,贵贱无司,事变日至,此居

  • 谩劳

    读音:màn láo

    繁体字:謾勞

    意思:(谩劳,谩劳)
    徒劳。谩,通“漫”。
      ▶明·高明《琵琶记•乞丐寻夫》:“死别多应梦里逢,谩劳孝妇写遗踪。可怜不得图家庆,辜负丹青泣画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