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铜泽王归城》 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

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

意思:还说没有功德,三年在石渠。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送铜泽王归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闻公族出,其从亦高车。为善唯求乐,分贫必及疏。身承汉枝叶,手习鲁诗书。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是一首描绘公族子弟生活的诗。公族,在古代是指贵族家族中的一支,他们出身于显赫的家族,拥有高贵的地位和丰富的资源。 首两句“昔闻公族出,其从亦高车。”描绘了公族子弟出仕时的盛况。公族出仕,意味着他们凭借家族的力量和声望,获得了较高的地位和尊重。他们的随从和车辆也因此显得高贵豪华,进一步突显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接下来的两句“为善唯求乐,分贫必及疏。”描绘了公族子弟的为人处世之道。他们追求行善,乐于助人,不分亲疏贫富,都愿意伸出援手。这种乐善好施的精神,体现了他们高尚的品德和人格。 接下来的两句“身承汉枝叶,手习鲁诗书。”描绘了公族子弟的教育背景和所学知识。他们承袭了汉家的枝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学习《诗经》和《尚书》等儒家经典,为他们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两句“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描绘了公族子弟对自身的要求和期待。他们虽然拥有优越的地位和丰富的知识,但仍谦虚地认为自己没有功德,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他们渴望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职务,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公族子弟的生活、为人处世、教育背景和追求,展现了他们高尚的品德和人格,以及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公族子弟的赞美和期待,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家族的传统和精神,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闻公族出,其从亦高车。
为善唯求乐,分贫必及疏。
身承汉枝叶,手习鲁诗书。
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石渠

    读音:shí qú

    繁体字:石渠

    英语:stone canal

    意思:
     1.石筑的水渠。
      ▶汉·刘桢《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唐·孟浩然《病愈过龙泉寺精

  • 无功

    读音:wú gōng

    繁体字:無功

    意思:(无功,无功)

     1.没有功劳。
      ▶《韩非子•内储说上》:“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三国志•蜀志•张裔传》:“爵不可以无功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