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洛阳少年行》 东鞭纵镝未云毕,青山围围载红日。

东鞭纵镝未云毕,青山围围载红日。

意思:东鞭纵箭头没有云结束,青山围围上红太阳。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洛阳少年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在洛阳春猎的诗。诗人以生动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猎图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铜驼陌上桃花红”,以铜驼路、桃花盛开的景象引出洛阳的春天,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第二句“洛阳无处无春风”,一语道出洛阳春天的盛景,春风无处不在,充满了整个城市。 接着,诗人描绘了猎人骑着青丝结尾的连钱骢马,相从射猎于北邙东的场景。马匹矫健,猎人英勇,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射猎的热闹和紧张气氛。而“东鞭纵镝未云毕,青山围围载红日”进一步描绘了射猎的过程,箭矢飞纵,围猎在青山红日之间,气氛热烈而紧张。 最后两句“云分电散无影迹,黄鸡示鸣已复出”描绘了狩猎结束后,猎人们散去,只留下黄鸡鸣叫的场景,暗示着一天的结束和新的一天的开始。 整首诗以春猎为主线,描绘了洛阳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生机勃勃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的描绘细腻入微,语言生动,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铜驼陌上桃花红,洛阳无处无春风。
青丝结尾连钱骢,相从射猎北邙东。
东鞭纵镝未云毕,青山围围载红日。
云分电散无影迹,黄鸡示鸣已复出。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青山

    读音:qīng shān

    繁体字:青山

    意思:
     1.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四游记•玉

  • 红日

    读音:hóng rì

    繁体字:紅日

    意思:(红日,红日)
    太阳。因其放射出红色光辉,故称。
      ▶唐·王建《宫词》之一:“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
      ▶南唐·李煜《浣溪沙》词:“红日已高三丈透,金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