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伤近者不见》 雕梁下有壁,闻语亦闻行。

雕梁下有壁,闻语亦闻行。

意思:雕梁下有壁,听到这些话也听说行。

出自作者[唐]王建的《伤近者不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离别的人在庭院中思念远方的亲人的情景。 首句“离人隔中庭”,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人和庭院的空间关系,给人一种寂静而孤独的感觉。“幸不为远征”则表达了离别的人并不像那些远征在外的战士一样,长期与亲人分离,但这种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的痛苦,同样让人感到无奈和悲伤。 “雕梁下有壁,闻语亦闻行”这两句描绘了庭院的环境,雕梁画栋的建筑和静静的庭院,给人一种安静而深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人在此处默默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听到他们的声音,看到他们的身影,却无法接近,无法相见。 “天涯尚寄信,此处不传情”是全诗的转折点,表达了虽然两地相隔遥远,但仍然可以通过书信传递情意,然而在这里,即使有再多的书信也无法传递深情厚意,更加强调了不能相见之苦。 最后,“君能并照水,形影自分明”两句,以水中的倒影来比喻相互之间的思念和情感,只有当两个人能够在一起,相互陪伴,才能真正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和情感的真实。这两句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给人一种安慰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离别的人在庭院中思念远方的亲人,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和无奈之感。同时,也给人一种安慰和希望,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超越距离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离人隔中庭,幸不为远征。
雕梁下有壁,闻语亦闻行。
天涯尚寄信,此处不传情。
君能并照水,形影自分明。
作者介绍 嵇康简介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关键词解释

  • 雕梁

    读音:diāo liáng

    繁体字:雕梁

    意思:(参见彫梁)

     1.饰有浮雕、彩绘的梁;装饰华美的梁。
      ▶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燕语雕梁,状对幽闺之语。”
      ▶宋·王安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