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乞纸寄诸葛桂隐》 东阳鱼卵寒霜幅,嵊县溪藤妙雪笺。

东阳鱼卵寒霜幅,嵊县溪藤妙雪笺。

意思:东阳鱼的卵冻霜幅,嵊县溪藤妙雪笺。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乞纸寄诸葛桂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书法艺术的生动描绘和对自我书法的自豪表达。 首句“翰墨膏肓二十年”,直接点明诗人对书法的热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持续了二十年之久。第二句“才亲笔砚便垂涎”,用生动的比喻来描绘诗人初次拿起笔砚时那种期待和兴奋,就像人们看到美食一样垂涎三尺,进一步强调了书法对诗人的吸引力。 接下来的四句,具体描绘了诗人的书法实践和感受。“东阳鱼卵寒霜幅,嵊县溪藤妙雪笺”,这是对书写材料的描绘,诗人使用了来自东阳的鱼卵霜图和嵊县的溪藤作为书写纸,赞扬它们质地优良,为书写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一日秃除千兔颖,霎时磨尽万松烟”,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勤奋练字的场景,他一天之中会用尽上千支毛笔,而每次磨墨也会消耗掉万松的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书法的执着追求。 最后,“洛阳市上今无价,直欲昂头写碧天”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书法的自信和自豪,认为在洛阳市场上,他的书法已经是无价之宝,他甚至渴望能够昂首书写碧蓝的天空,这样的描绘充满了豪情壮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热情的表述,展示了诗人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书法的自豪和自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翰墨膏肓二十年,才亲笔砚便垂涎。
东阳鱼卵寒霜幅,嵊县溪藤妙雪笺。
一日秃除千兔颖,霎时磨尽万松烟。
洛阳市上今无价,直欲昂头写碧天。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寒霜

    读音:hán shuāng

    繁体字:寒霜

    意思:寒冷的冰霜。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惟以梳为枇耳”裴松之注引《辂别传》:“若以参星为虎,则谷风更为寒霜之风,寒霜之风非东风之名。”
      ▶唐太宗《赋得临池竹》诗

  • 东阳

    读音:dōng yáng

    繁体字:東陽

    意思:(东阳,东阳)

     1.古邑名。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县境。
      ▶《左传•哀公八年》:“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梧。”
     
     2

  • 鱼卵

    引用解释

    1.鱼的卵。《列子·天瑞》:“老羭之为猨也,鱼卵之为虫。”

    2.纸名。 晋 卫铄 《笔阵图》:“纸取 东阳 鱼卵虚柔滑浄者。” 宋 陈造 《谢高机宜惠纸》诗:“银光鱼卵人皆重, 薛涛 小牋纔近用。”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卷五:“鱼卵,纸也。”参见“ 鱼子 ”、“ 鱼子牋 ”。

    读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