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聂著作三舅谪官长沙作耐辱亭书来索诗》 少连善降志,无愠能忍诟。

少连善降志,无愠能忍诟。

意思:少连好降志,没有生气能忍受耻辱。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聂著作三舅谪官长沙作耐辱亭书来索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写人、叙事、抒情相结合的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一位善于忍让、能够忍受屈辱的人物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开头两句“少连善降志,无愠能忍诟。”概括了这位人物的特点,他善于降低自己的意志,不轻易发怒,能够忍受他人的辱骂。这种品质是难能可贵的,因此作者特别赞赏他。 接着,诗中提到这个人物建造了一个名为“耐辱”的亭子,表达了他对这种品质的崇尚和追求。同时,通过对亭子的描写,也展现了这位人物清雅脱俗的情趣和高尚的品质。 然后,诗人在酒宴上畅饮,欣赏清澈的湘水和秀丽的湘山,忘却了荣辱得失,沉醉在美酒之中。这种畅饮的场景,也进一步表现了这位人物豁达开朗的性格和处世态度。 接着,诗人用攻打敌人和躲避寇贼来比喻排解忧愁和避开喧嚣,表达了这位人物在处理纷扰和困难时的睿智和从容。 最后两句“困久理须通,非徒保无咎。”表明,这位人物在面对困境时,不仅仅是为了保全自身,更是为了通达事理,展现出他的智慧和远见。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善于忍让、能够忍受屈辱的人物的赞美和钦佩,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高尚品质的崇尚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开朗的性格和处世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连善降志,无愠能忍诟。
兹亭名耐辱,缔构自吾舅。
樽前湘水清,席下湘山秀。
於焉忘荣枯,终日醉醇酎。
攻愁若攻敌,避喧如避寇。
困久理须通,非徒保无咎。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忍诟

    读音:rěn gòu

    繁体字:忍詬

    意思:(忍诟,忍诟)
    亦作“忍垢”。
     忍受耻辱。
      ▶《庄子•让王》:“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
      ▶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垢,辱也。”
      ▶《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