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阳羡杂咏十九首·观妙庵》 茅庵不异人间世,河上真人自可寻。

茅庵不异人间世,河上真人自可寻。

意思:茅屋不不同于人间世,河上真人自己可以找到。

出自作者[唐]陆希声的《阳羡杂咏十九首·观妙庵》

全文赏析

《阳羡杂咏十九首·观妙庵》是唐代诗人陆希声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诗中写道:“观妙庵前路,金绳界宝坊。人行中路静,鸟过短墙凉。”这里,诗人以“观妙庵”为背景,通过对路、金绳、宝坊等景物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在描述这幅画卷时,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例如,“人行中路静”,表现了行人行走在路上的安静;而“鸟过短墙凉”,则描绘了鸟儿飞过短墙时的凉爽。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接下来,诗人写道:“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这里,诗人通过对风、花、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风儿吹过,花儿随风起舞,鸟儿在春天的气息中欢快地歌唱。这些景物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最后,诗人写道:“欲知禅老家,云外路漫漫。”这里,诗人以“禅老家”为引子,暗示了观妙庵是一个修行的圣地。同时,通过“云外路漫漫”的描述,表现了通往禅老家的道路漫长而艰辛。这种写法既增加了诗歌的寓意性,又使得整首诗的结构更加完整。 总的来说,《阳羡杂咏十九首·观妙庵》这首诗以宁静、祥和的山水画卷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还蕴含着禅意,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妙理难观旨甚深,欲知无欲是无心。
茅庵不异人间世,河上真人自可寻。

关键词解释

  • 真人

    读音:zhēn rén

    繁体字:真人

    英语:pure man

    意思:
     1.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称“成仙”之人。
      ▶《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

  • 人间

    读音:rén jiān

    繁体字:人間

    短语: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

    英语:man\'s world

    意思:(人间,人间)
    亦作“人闲”。
     
     

  • 茅庵

    读音:máo ān

    繁体字:茅庵

    意思:(参见茅菴)
    亦作“茆菴”。
     茅庐;草舍。
      ▶唐·胡曾《自岭下泛鹢到清远峡作》诗:“不为箧中书未献,便来兹地结茅庵。”
      ▶《水浒传》第一回:“自向龙虎山

  • 不异

    读音:bù yì

    繁体字:不異

    意思:(不异,不异)
    没有差别;等同。
      ▶晋·羊祜《让开府表》:“虽歷内外之宠,不异寒贱之家。”
      ▶唐·杜甫《兵车行》:“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 上真

    读音:shàng zhēn

    繁体字:上真

    意思:真仙。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二:“子良答曰:‘枉蒙上真赐降,腐秽欣惧交心,无以自厝。’”唐·李商隐《同学彭道士参寥》诗:“莫羡仙家有上真,仙家暂谪亦千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