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斗斋》 悬肘不须夸印大,折腰归去傲窗南。

悬肘不须夸印大,折腰归去傲窗南。

意思:悬肘不需要夸张印大,折腰归去傲慢窗南。

出自作者[宋]赵希逢的《和斗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笑他白足道人昙》,作者通过诙谐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白足道人的形象,并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联“悬肘不须夸印大,折腰归去傲窗南。”通过描绘白足道人“悬肘”和“折腰”的姿态,展现出他与众不同的个性。这一联的幽默诙谐,让人忍俊不禁。同时,这也暗示了白足道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颔联“久藏还喜有真一,就饮何妨说后三。”进一步描绘了白足道人的性格特点。他“久藏”而“有真一”,说明他内心深藏不露,但一旦展现出来,便显现出其独特的智慧和内涵。而“就饮”一句,又展现出他随和、不拘小节的性格。 颈联“萍实拾来相对剖,味甜疑是蜜中函。”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萍实”与“蜜”相对比,表达了白足道人的智慧和生活的甜美。同时,“味甜疑是蜜中函”一句,也暗示了白足道人的人生充满了甜蜜和美好。 整首诗以诙谐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位与众不同的白足道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位道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甜美的感悟。 在语言上,这首诗运用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化的语言,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更加亲切自然。在结构上,这首诗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使得整首诗的节奏感更加鲜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幽默感和生活情趣的诗篇,它以诙谐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位与众不同的白足道人形象,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甜美和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笑他白足道人昙,准拟来同弥勒龛。
悬肘不须夸印大,折腰归去傲窗南。
久藏还喜有真一,就饮何妨说后三。
萍实拾来相对剖,味甜疑是蜜中函。

关键词解释

  • 折腰

    读音:zhé yāo

    繁体字:折腰

    英语:bow

    意思:亦作“折要”。
     
     1.弯曲的腰。
      ▶汉·刘向《列女传•钟离春》:“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指……折腰、出胸,皮

  • 不须

    读音:bù xū

    繁体字:不須

    意思:(不须,不须)
    不用;不必。
      ▶《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唐·张志和《渔父歌》:“青篛笠,绿

  • 归去

    读音:guī qù

    繁体字:歸去

    英语:go back; return

    意思:(归去,归去)

     1.回去。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唐·李白

  • 悬肘

    读音:xuán zhǒu

    繁体字:懸肘

    英语:suspend the wrist

    意思:(悬肘,悬肘)
    谓写字时臂肘空悬不着几案。
      ▶清·梁巘《评书帖•执笔歌》:“悬腕悬肘力方全,用力

  • 大折

    读音:dà shé

    繁体字:大折

    意思:古代帝王祭地之处。
      ▶《汉书•郊祀志下》:“燔柴于太坛,祭天也;瘗薶于大折,祭地也。”
      ▶颜师古注:“韦昭曰:‘大折,谓为坛于昭晰地也。’折,曲也。言方泽之形,四曲折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