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图歌》 茅堂枕山半阁水,卷幔正对前峰孤。

茅堂枕山半阁水,卷幔正对前峰孤。

意思:茅堂枕山半合水星,卷慢正对着前峰孤。

出自作者[明]李东阳的《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图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云山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歌开头描绘了云山图的景象,浮云弥漫,山峰模糊,树林稀疏,平原苍茫,细路通向荒芜之地。接着描绘了茅堂半山半水的景致,孤峰对立,幽人深居,沉浸于吟咏之中。然后歌声响起,中断又续,表达了钓徒的沧洲之情。接着提到长安的天气和尘土,城中见山如见画,水却不可涉,只能想象长舻。最后回忆起南国的旧游,岁月流逝,不禁感慨非故吾。最后的鹦鹉洲、汉阳树之景与诗歌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整首诗歌意境深远,用词简练,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和对岁月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同时,诗歌中的押韵和句式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才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
空明射地日漏影,稍觉树林开扶疏。
平原苍莽不知处,忽有细路通榛芜。
茅堂枕山半阁水,卷幔正对前峰孤。
幽人深居不出户,纵有邻舍无招呼。
低头把卷苦吟讽,语暗不辨楚与吴。
中流棹歌似相答,欲断未断声呜呜。
云多水阔望不见,知是沧洲旧钓徒。
长安六月晴复雨,若非尘土还泥涂。
城中见山如见画,刚可仿佛求形模。
山犹可见水莫涉,尺潦岂足容长舻。
十年旧游忆南国,岁月催人非故吾。
鹦鹉洲前汉阳树,此景此诗今有无

关键词解释

  • 茅堂

    读音:máo táng

    繁体字:茅堂

    意思:亦作“茆堂”。
     
     1.草盖的屋舍。语出汉·韦孟《在邹诗》:“爰戾于邹,鬋茅作堂。”
      ▶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

  • 枕山

    读音:zhěn shān

    繁体字:枕山

    意思:谓垫得很高的枕头。
      ▶茅盾《无题》:“于是她又照老样子将上半身靠着枕山,左手支着头,左腿一半搭在床沿。”

    解释:1.谓垫得很高的枕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