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春忆苏州寄梦得》 霞光曙后殷于火,水色晴来嫩似烟。

霞光曙后殷于火,水色晴来嫩似烟。

意思:霞光天亮后殷在火,水的颜色来嫩似烟晴。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早春忆苏州寄梦得》

全文赏析

①士女:指青年男女。②笙歌:谓吹笙唱歌,亦泛指奏乐唱歌。③使君:指刘禹锡(字梦得)。时为苏州刺史。④金紫:金袋及紫衣。唐宋时的官服和佩饰。因亦用以指代贵官。⑤称:适合、相副。原诗是一首七律,作于洛阳。这两句是说,苏州风景特好,笙歌亦佳,试想月下士女,轻歌漫舞,怎能不令人陶醉?何况花前的这位州长官(刘禹锡时任苏州刺史)又是名副其实的才文俱为上乘的人物,一位令人称羡的金紫贵官,景象更不寻常。语意酣畅明快,意境称佳。--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url=][/url]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吴苑四时风景好,就中偏好是春天。
霞光曙后殷于火,水色晴来嫩似烟。
士女笙歌宜月下,使君金紫称花前。
诚知欢乐堪留恋,其奈离乡已四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霞光

    读音:xiá guāng

    繁体字:霞光

    短语:逆光 可见光 激光 反光 烛光 冷光 北极光 火光 极光 南极光 灯花 微光 弧光

    英语:rays of morning or evening

  • 水色

    读音:shuǐ sè

    繁体字:水色

    意思:
     1.水面呈现的色泽。
      ▶南朝·梁简文帝《饯别》诗:“窗阴随影度,水色带风移。”
      ▶唐·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