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申州》 凉风吹古木,野火入残营。

凉风吹古木,野火入残营。

意思:凉风吹古树,野火进入残营。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过申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万人曾战死,几处见休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是一首描绘战争后场景的诗,通过对战争的残酷、战后恢复的艰辛以及儿童成长被耽误等问题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万人曾战死,几处见休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万人曾战死,意味着无数生命在战争中消逝,这是何等惨痛的代价。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悲剧之后,战争仍未结束,几处可见到休兵的场景,暗示着和平的艰难与不易。接下来的井邑初安堵,描绘了战后城市开始重建,生活开始恢复正常的场景,然而这美好的景象却被儿童未长成的无奈所打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被战争耽误,这是对和平的最大威胁。 颔联“凉风吹古木,野火入残营。”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和混乱。凉风吹过古老的树木,野火焚烧着残破的营地,这是对战争破坏的生动描绘。 最后,“牢落千馀里,山空水复清。”牢落千馀里,描绘了战后广阔的土地上空无一人的荒凉景象。山空水复清,则描绘了战后恢复期中的宁静和清朗。然而这种宁静和清朗并不能掩盖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损失。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后恢复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和对国家未来的威胁。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人曾战死,几处见休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入残营。
牢落千馀里,山空水复清。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野火

    读音:yě huǒ

    繁体字:野火

    英语:balefire

    意思:
     1.野外焚烧草木所放的火。
      ▶《战国策•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若云蜺,兕虎之嗥若

  • 凉风

    读音:liáng fēng

    繁体字:涼風

    英语:cool breeze

    意思:(凉风,凉风)

     1.秋风。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