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寄伯兄泰伯》 书托远怀期日月,眼和衰泪望乾坤。

书托远怀期日月,眼和衰泪望乾坤。

意思:书就远怀期时间,眼和衰泪望乾坤。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奉寄伯兄泰伯》

全文赏析

这首诗《心迹牵羁逐势分,一生襟抱向谁论》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深处情感和人生思考的诗篇。通过对诗中每一句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首句“心迹牵羁逐势分,一生襟抱向谁论”,诗人以一种自述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困扰和迷茫。这里的“牵羁”指的是被外界的种种势力和环境所牵绊,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逐势分”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接受,而“一生襟抱”则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抱负,但无人可以倾诉和讨论。 “十年漂泊迷南北,千里忧思厌梦魂”,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忧虑。诗人经历了十年的漂泊,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迷南北”既表达了诗人的迷茫,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接受。而“千里忧思”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忧虑和思念,使他厌倦梦境。 “书托远怀期日月,眼和衰泪望乾坤”,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无奈。诗人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远方的怀人身上,期待着时间的流逝能够带来改变。然而,眼角的泪水却无法拭去,只能望着天空,无奈地接受现实。 最后两句“何时得就归来赋,老守桑麻聚一门”,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心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渴望能够完成自己的事业,然后回到家乡,与家人一起过着田园生活。这种归隐之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心迹牵羁逐势分,一生襟抱向谁论。
十年漂泊迷南北,千里忧思厌梦魂。
书托远怀期日月,眼和衰泪望乾坤。
何时得就归来赋,老守桑麻聚一门。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关键词解释

  • 远怀

    读音:yuǎn huái

    繁体字:遠懷

    意思:(远怀,远怀)
    远大的抱负。
      ▶唐·张九龄《登郡城南楼》诗:“远怀不我同,孤兴与谁悉。”

    解释:1.远大的抱负。

  • 乾坤

    读音:qián kūn

    繁体字:乾坤

    英语:heaven and earth

    详细释义:1.本是易经上的两个卦名,后借称天地、阴阳、男女、夫妇、日月等。唐?杜甫?登岳阳楼诗:『吴楚东南坼

  • 日月

    读音:rì yuè

    繁体字:日月

    英语:life

    意思:
     1.太阳和月亮。
      ▶《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羲和驱日月,疾急不

  • 期日

    读音:qī rì

    繁体字:期日

    英语:[法] dies

    意思:约定或预测的日数或时间。
      ▶《周礼•地官•山虞》:“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
      ▶孙诒让正义:“有期日者,谓依其所用木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