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川原晓望浓,东南山色翠重重。
意思:春天天川原晓望浓,东南山色翠重重。
出自作者[明]罗洪先的《春游》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日川原晓望浓》,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川原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春日川原晓望浓,东南山色翠重重”,作者以浓烈的春日景色开篇,描绘出清晨在川原上看到的景象,层层叠叠的青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翠绿。这一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悠扬的基调,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颔联“刘伶游计常携锸,陶亮归期每候钟”,作者借用历史人物刘伶和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归宿的思考。刘伶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他常常携锸出游,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命的珍视;而陶渊明则是东晋末期的诗人,他常常在归隐田园中等待钟声,表现出对归宿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依恋。作者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归宿的看法,即追求自然、珍视生命、向往归宿。
颈联“四壁有家还似寄,一身多病遂成慵”,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虽然有家可归,但因为疾病和困扰,作者感到自己像是在寄居他乡一样。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苦闷,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尾联“临蹊欲问渔郎路,落尽桃花但古松”,作者在结尾处再次回到自然之中,询问渔郎前行的道路,但见桃花落尽,只有古松伫立。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归宿的渴望,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以春天的川原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归宿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无奈和苦闷。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