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施虎泉北上》 西河未可淹吴起,南海终须遣伏波。

西河未可淹吴起,南海终须遣伏波。

意思:西河不能淹吴起,南海最终要派遣伏波。

出自作者[明]陈鹤的《送施虎泉北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深情而激昂的语调,表达了对于英勇战士和爱国志士的赞美,同时也对社会的变迁和人心的变化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首联“看君上马负长戈,北去关山路几何”,诗人以一种热烈而崇敬的语气,描绘了战士上马负戈,奔赴边疆的场景。这一句也直接提出了问题:去往关山的路有多远?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战士的赞美和期待,也是对他们的艰难旅程的担忧。 颔联“世变文人轻武甚,时平国士向边多”,诗人对社会的变迁和人心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在和平时期,文人往往轻视武力,这是社会变迁的结果。然而,当国家太平,有志之士却更倾向于走向边疆,这反映了他们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心的变化和社会的反思,同时也对战士们寄予了深深的敬意。 颈联“西河未可淹吴起,南海终须遣伏波”,诗人以历史上的名将为例,表达了对战士们的期待和赞美。吴起和伏波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们的故事在这里被用来比喻战士们,表达了诗人对他们未来的期待和赞美。 尾联“明主怜才此推毂,莫因霜鬓叹蹉跎”,诗人以一种鼓励的语气,告诉战士们不要因为年老而感到失落,应该抓住机会,为国家做出贡献。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期待和对人才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深意的诗,它通过对战士的赞美和对社会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同时,它也鼓励人们抓住机会,为国家做出贡献,无论年龄大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看君上马负长戈,北去关山路几何。
世变文人轻武甚,时平国士向边多。
西河未可淹吴起,南海终须遣伏波。
明主怜才此推毂,莫因霜鬓叹蹉跎。

关键词解释

  • 吴起

    读音:拼音:wú qǐ

    吴起的解释

    吴起(?-前381) : 战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卫国人。善用兵,曾为鲁、魏将军,屡立战功。后投楚国,任令尹,辅佐楚悼王实行变法,促进了楚国的富强。悼王死,被旧贵族杀害。

    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
  • 西河

    读音:xī hé

    繁体字:西河

    英语:Xihe River

    意思:
     1.河名。古称黄河南北流向的部分为西河。
      ▶《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
      ▶《史记•孙子吴起列

  • 伏波

    读音:fú bō

    繁体字:伏波

    意思:
     1.汉将军名号。
      ▶西汉·路博德、东汉·马援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宋·鲍照《代苦热行》:“戈船荣既薄,伏波赏亦微。

  • 未可

    读音:wèi kě

    繁体字:未可

    意思:
     1.不可。
      ▶《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后汉书•荀彧传》:“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