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却还宗炳社,夜深风雪对禅床。
意思:早晚后退宗炳社,夜深风雪对禅床。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和访寂上人不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幽的禅修环境,以及在其中进行禅修的情景。
首句“芭蕉霜后石栏荒”描绘了芭蕉和石栏杆在霜后的荒凉景象,给人一种凄凉而清冷的感觉。芭蕉叶在霜冻之后变得枯黄,石栏杆也因为寒冷而显得荒芜,这种景象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寂静而孤独的氛围。
“林下无人闭竹房”描绘了一个空旷的竹林下,没有人居住的景象,只有一间竹屋孤独地关闭着。这进一步强化了寂静和孤独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宁静。
“经抄未成抛素几”描绘了禅修者在经书抄写未完成的情况下,将书几抛在一旁,这表明他对禅修的专注和投入。
“锡环应撼过寒塘”描绘了禅修者在寒冷的池塘边摇动锡环,这表现了他对寒冷的抵抗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禅修的坚韧和毅力。
“蒲团为拂浮埃散”描绘了禅修者用蒲团拂去尘埃,表现出他对清净禅修环境的追求。
“茶器空怀碧饽香”描绘了禅修者空空的茶器中仍然保留着碧饽的香气,这表明他对禅修的专注和投入,即使在禅修结束后也难以散去。
最后两句“早晚却还宗炳社,夜深风雪对禅床”描绘了禅修者早晚会回到宗炳的禅修社,在深夜风雪中对禅床进行禅修。这表现出他对禅修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清净、寂静环境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而清幽的禅修环境,以及在其中进行禅修的情景,表达了禅修者对清净、寂静、专注和坚韧的追求。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描绘细节和场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描绘的环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