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岂予独,知音不可招。
意思:天地难道我一个人,知音不能招。
出自作者[明]陈宪章的《秋兴(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西风振庭木,虚堂夜萧萧》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象并表达内心感受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寥和渴望。
首句“西风振庭木,虚堂夜萧萧”描绘了西风在庭院中吹拂,树木随之摇曳,空旷的堂屋在夜晚中传出萧瑟的声音。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凉的氛围,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搅衣起步月,归雁双飘飖”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行动和所见景象。诗人因为夜深无法入睡,起身搅动衣服,走到月光下散步,看到归雁在风中飘飖。这句诗通过动作和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天地岂予独,知音不可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孤独感。诗人觉得天地之大,是否只属于他一人,而他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即知音难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渴望得到理解的情感。
“冥心祈有合,怅望空云霄”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诗人试图寻找心灵的契合,但怅然望穿云霄也未能如愿。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力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渴望理解的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