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颂古十首》 三清道士无仙骨,八教阇梨毁梵书。

三清道士无仙骨,八教阇梨毁梵书。

意思:三清道士没有仙骨,八教合梨毁梵书。

出自作者[宋]释师体的《颂古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清道士无仙骨,八教阇梨毁梵书。
黑添崑崙舞华鼓,天亲无著暗嗟吁。》以犀利的笔锋,对当时社会上一些道士和僧人缺乏仙骨和学问,甚至破坏佛经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首句“三清道士无仙骨”,三清道士是道教中的高人,本应具有仙骨,超凡脱俗。然而他们没有仙骨,说明他们并没有达到道教修炼的最高境界。 第二句“八教阇梨毁梵书”,八教阇梨是对僧人的尊称,他们本应弘扬佛法,保护梵书,然而却毁坏梵书,说明他们对佛经的破坏和亵渎。 第三句“黑添崑崙舞华鼓”,黑添昆仑是形容天色昏暗,舞华鼓则是指道士们在道观内舞动华丽的鼓,然而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对道教信仰的亵渎和歪曲。 最后一句“天亲无著暗嗟吁”,天亲无著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对佛教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然而,他看到这种对佛教的破坏和歪曲,只能暗自叹息。 整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上一些道士和僧人缺乏信仰、道德沦丧的痛心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信仰和学问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人通过这首诗,呼吁人们要坚守信仰,珍视传统文化,不要让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清道士无仙骨,八教阇梨毁梵书。
黑添崑崙舞华鼓,天亲无著暗嗟吁。

关键词解释

  • 阇梨

    读音:shé lí

    繁体字:闍梨

    意思:(阇梨,阇梨)
    亦作“阇黎”。
     梵语“阿阇梨”的省称。意谓高僧。亦泛指僧。
      ▶《梁书•侯景传》:“﹝僧通﹞初言隐伏,久乃方验,人并唿为阇梨,景甚信敬之。”

  • 三清

    读音:sān qīng

    繁体字:三清

    英语:triple purity

    意思:
     1.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
      ▶南朝·梁·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此盖栖灵五岳,未驾夫三清者

  • 道士

    读音:dào shì

    繁体字:道士

    短语:法师

    英语:Taoist

    意思:
     1.有道之士,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古之道士

  • 梵书

    读音:fàn shū

    繁体字:梵書

    意思:(梵书,梵书)

     1.梵字。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固步觇之,不识其字;既非虫篆八分科斗之势,又非梵书。”
      ▶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