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后园小池》 凿地开方断石根,润通草树亦欣欣。

凿地开方断石根,润通草树亦欣欣。

意思:凿地开断石根,滋润通草树也高兴。

出自作者[宋]李复的《后园小池》

全文赏析

这首诗《凿地开方断石根,润通草树亦欣欣》是一首描绘劳动场景和自然风光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凿地开石、引水筑基等场景,展现了劳动的艰辛和努力,同时也通过描绘草木欣欣、风露滋润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首联“凿地开方断石根,润通草树亦欣欣”,诗人通过描绘凿地开石的场景,展现出劳动的艰辛和努力。而“润通草树亦欣欣”则通过描绘草木欣欣的景象,展现了劳动的成果和自然的美景。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劳动的重要性和自然的美妙。 颔联“筑基偏傍孤亭阔,引水初从曲径分”,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筑基引水的场景,通过“偏傍孤亭阔”和“初从曲径分”等词语,展现了劳动的细致和巧妙。这一联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劳动的魅力和价值。 颈联“风约落花回近岸,露垂欹竹滴圆纹”,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自然景象。风约落花回近岸,描绘了花落水流红的美景;露垂欹竹滴圆纹,则通过露珠滴落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和美丽。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美丽。 尾联“春晴山鸟常来浴,浅处喧喧故作群”,诗人以春晴、山鸟、浅水等自然景象收尾,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春晴、山鸟、浅水等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整首诗通过对劳动场景和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劳动的重要性和自然的美妙。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凿地开方断石根,润通草树亦欣欣。
筑基偏傍孤亭阔,引水初从曲径分。
风约落花回近岸,露垂欹竹滴圆纹。
春晴山鸟常来浴,浅处喧喧故作群。

关键词解释

  • 石根

    读音:shí gēn

    繁体字:石根

    意思:巖石的底部;山脚。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澄潭时有见此石根,如竹根而黄色,见者多凶,相与号为承受石。”
      ▶唐·杜甫《宿清溪驿奉怀张之绪

  • 开方

    读音:kāi fāng

    繁体字:開方

    短语:负数 印数 倒数 控制数字 黄金分割 实数 平均数 切分 质数 初值 指数 读数 操作数 质量数 数 减数 正数 序数 票数 法定人数 虚数 乘数 被除数

  • 断石

    读音:duàn shí

    繁体字:斷石

    意思:(断石,断石)

     1.陡峭的巖石。
      ▶唐·杜甫《移居夔州作》诗:“农事闻人说,山光见鸟情。
      ▶禹功饶断石,且就土微平。”
      ▶唐·杜甫《白

  • 通草

    引用解释

    1.木通。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通草》:“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通草》﹝集解﹞引 苏颂 曰:“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

    2.即通脱木。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二折:“这妇人生的通草般身躯,灯手样手脚。”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通草》:“今之

  • 欣欣

    读音:xīn xīn

    繁体字:欣欣

    英语:joyful; glad; happy

    意思:(参见訢訢)

     1.喜乐貌。
      ▶《诗•大雅•凫鹥》:“旨酒欣欣,燔炙芬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