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岁除日》 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

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

意思:万国明天祝贺新年,东风依旧进入春季旗。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和岁除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年三万六千刻》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时间的流逝为切入点,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了“一年三万六千刻”,这是对时间的量化表达,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之快。而“玉漏唯余十二时”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方式,即滴答滴答,一刻不停地向前。这样的描绘方式,使得时间的流逝显得更加具体和生动。 接着,“去日苦多谁会惜,残阴全少颇能知”这两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过去时光的追悔和对未来时光的期待。人们总是回想起过去的种种遗憾和失去,而未来的时光又似乎遥不可及,让人感到迷茫和无助。然而,“残阴全少”也暗示着未来的美好和希望,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住每一刻。 “已惊颜貌徐徐改”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衰老。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容貌和身体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然而,“不奈乌蟾冉冉驰”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人们希望时间能够慢一些,让美好能够多停留一会儿,但同时又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迎接新的开始。 最后,“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这两句诗描绘了新年的到来和春天的来临,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这也呼应了前文对时间的感慨和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时间的流逝这一主题,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年三万六千刻,玉漏唯余十二时。
去日苦多谁会惜,残阴全少颇能知。
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
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明朝

    读音:míng cháo

    繁体字:明朝

    英语:Ming

    意思:I

     1.清晨。
       ▶晋·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迹。”
      
     2.明天。今天的

  • 新岁

    读音:xīn suì

    繁体字:新歲

    意思:(新岁,新岁)
    犹新年。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郊义》:“郊因于新岁之初。”
      ▶前蜀·韦庄《岁除对王秀才作》诗:“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
      ▶《

  • 万国

    读音:wàn guó

    繁体字:萬國

    英语:Countries in the world, many countries.

    意思:(万国,万国)
    万邦;天下;各国。
      ▶《易•干》:“首出

  • 春旗

    读音:chūn qí

    繁体字:春旗

    意思:青旗。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倪璠注:“春旗,青旗也。”
      ▶唐·储光羲《述降圣观》诗:“玉殿俯玄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