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看牡丹呈彭仲庄》 牡丹新植旧来无,早起看花花更苏。

牡丹新植旧来无,早起看花花更苏。

意思:牡丹新植老来无,早起看花花更苏。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晓看牡丹呈彭仲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新植牡丹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热爱和期待。 首联“牡丹新植旧来无,早起看花花更苏”,描述了新种的牡丹,以往从未有过,诗人早起看花,发现花儿更加鲜活。这里用“苏”字形容花的鲜活,生动有力。 颔联“晴翠满空天政晓,暖红烝雾汗成珠”,描绘了清晨晴朗的天空下,翠绿的牡丹叶子上挂满了露珠,温暖的红色花瓣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这里的“汗成珠”形象地描述了露珠的形成,生动逼真。 颈联“绝怜嫩日偏催老,犹喜轻寒为给扶”,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矛盾情绪,既怜惜嫩日在催促花朵老去,又高兴轻微的寒意对花朵有一定的扶持。 尾联“来岁一株应百朵,只今紫筝绕根须”,展望了未来,预测来年这株牡丹应该会开出百朵花,而现在,紫色的筝弦已经绕满了根部。这里的“紫筝绕根须”形象地描绘了牡丹的根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牡丹的期望和信心。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鲜明,表达了诗人对新植牡丹的热爱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牡丹新植旧来无,早起看花花更苏。
晴翠满空天政晓,暖红烝雾汗成珠。
绝怜嫩日偏催老,犹喜轻寒为给扶。
来岁一株应百朵,只今紫筝绕根须。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早起

    读音:zǎo qǐ

    繁体字:早起

    短语:天光 早 早晨 晨 早上 朝

    英语:rise with the lark

    意思:
     1.很早起床。
      ▶《韩非

  • 花花

    读音:huā huā

    繁体字:花花

    意思:
     1.好看;漂亮。
      ▶宋·江万里《宣政杂录•词谶》:“臻蓬蓬,外头花花里头空。”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高公安排两乘花花细轿,笙箫鼓吹,迎接两位

  • 牡丹

    读音:mǔ dān

    繁体字:牡丹

    短语:牡丹花 国色天香

    英语:peony

    意思:着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

  • 旧来

    读音:jiù lái

    繁体字:舊來

    意思:(旧来,旧来)
    从前;向来。
      ▶《北史•齐永安王浚传》:“二兄旧来不甚了了,自登阼已后,识解顿进。”
      ▶唐·张敬忠《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 更苏

    引用解释

    复苏;复原。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长干塔》:“其后, 西河 离石县 有 胡 人 刘萨何 遇疾暴亡,而心下犹暖,不敢便殯,经七日更苏。” 清 黄燮清 《灾民叹》诗:“民瘠难更苏,尔肥岂能独?”

    读音:gēng s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