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吊李翰林》 山木易高迷故垄,国风长在见遗篇。

山木易高迷故垄,国风长在见遗篇。

意思:山木易高迷所以垄,国风长在被遣篇。

出自作者[唐]曹松的《吊李翰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李白的生平为线索,通过描绘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诗作,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联“李白虽然成异物,逸名犹与万方传”,直接点明李白虽已逝去,但其名声依然流传千古。这一句表达了李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深远影响,也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高度评价。 颔联“昔朝曾侍玄宗侧,大夜应归贺监边”描绘了李白在唐玄宗身边侍奉的场景,以及他应该在贺知章之后离开人世的场景。这一联通过描绘李白的生平事迹,表达了诗人对李白才华的赞赏和对他的怀念之情。 颈联“山木易高迷故垄,国风长在见遗篇”描绘了李白墓地和诗篇的永恒价值。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身后事的感慨和对李白诗篇的赞美之情。 尾联“投金渚畔春杨柳,自此何人系酒船”描绘了春日江边柳树飘摇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怀念之情和对酒的渴望。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于文学和酒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李白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诗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和酒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李白虽然成异物,逸名犹与万方传。
昔朝曾侍玄宗侧,大夜应归贺监边。
山木易高迷故垄,国风长在见遗篇。
投金渚畔春杨柳,自此何人系酒船。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关键词解释

  • 木易

    读音:mù yì

    繁体字:木易

    意思:
     1.杨姓的代称。
      ▶《隋书•杨秀传》:“重述木易之姓,更治成都之宫,妄说禾乃之名,以当八千之运。”按:杨,从木,从昜。俗析为“木易”,误。参阅宋·王楙《野客丛书•木易非姓杨

  • 遗篇

    读音:yí piān

    繁体字:遺篇

    英语:writings left behind by the deceased

    意思:(遗篇,遗篇)

     1.前人遗留下来的诗文。
      ▶晋·常

  • 国风

    读音:guó fēng

    繁体字:國風

    英语:national practice of forms of behavior

    意思:(国风,国风)

     1.《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间

  • 山木

    读音:shān mù

    繁体字:山木

    意思:
     1.山中的树木。
      ▶《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
      ▶南朝·宋·谢灵运《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

  • 风长

    读音:fēng cháng

    繁体字:風長

    意思:(风长,风长)
    风大。
      ▶南朝·梁元帝《香炉铭》:“火微难尽,风长易闻。”
      ▶唐·王昌龄《留别伊阙张少府郭都尉》诗:“日晚劝取别,风长云逐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