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岁除日奉推事使牒追赴抚州辨…处士上人同赋》 上国杳未到,流年忽复新。

上国杳未到,流年忽复新。

意思:国家在未到,流年忽然又新。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岁除日奉推事使牒追赴抚州辨…处士上人同赋》

全文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上国杳未到,流年忽复新。”这两句中,“上国”代指京城,表示向往京都,却遥遥无期;而光阴似箭,又转瞬即逝。作者用“杳”和“忽”两个词来形容时间过得之快,空间距离之远,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回车不自识,君定送何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归京之后的迷茫和无奈。“回车不自识”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前途未卜的迷茫和不安,不知道自己会走向何方。“君定送何人”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未知的恐惧和不安,不知道自己会失去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归京之后的迷茫和无奈,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上国杳未到,流年忽复新。
回车不自识,君定送何人。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上国

    读音:shàng guó

    繁体字:上國

    英语:Kaminokuni

    意思:(上国,上国)

     1.指国都以西的地区。
      ▶《左传•昭公十四年》:“夏,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

  • 流年

    读音:liú nián

    繁体字:流年

    短语:年华 时 时光 光阴 工夫 时空 日 辰 岁月 日子 时间 时刻

    英语:fleeting time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