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沈器之二首》 野鹿知随草,饥鹰故上韝。

野鹿知随草,饥鹰故上韝。

意思:野生鹿知道随草,饥鹰所以上衣。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答沈器之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汉乘流客,乾坤不击舟。玉琴虚素月,金剑落清秋。野鹿知随草,饥鹰故上韝。风流大堤曲,一唱使人愁》是一首描绘诗人流亡江汉时情景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乘船漂泊在江汉之间,面对乾坤无家的流离失所者的悲凉情感。 首联“江汉乘流客,乾坤不击舟”,诗人以乘船漂泊在江汉之间的流亡者自喻,表达了流离失所的悲凉情感。乾坤不击舟,即天地之间没有给予我安身之地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无处可归的悲惨境遇。 颔联“玉琴虚素月,金剑落清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玉琴虚素月,即琴上空空,只有一轮素月相伴,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金剑落清秋,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清秋时节落寞和无奈的心情。 颈联“野鹿知随草,饥鹰故上韝”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野鹿随草,表达了鹿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饥鹰上韝,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无奈和挣扎。 尾联“风流大堤曲,一唱使人愁”描绘了诗人唱曲抒怀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一唱使人愁,即一曲唱毕,使人更加愁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悲惨境遇和内心的痛苦。 整首诗以流亡在江汉之间的诗人自喻,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无奈和忧愁。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汉乘流客,乾坤不击舟。
玉琴虚素月,金剑落清秋。
野鹿知随草,饥鹰故上韝。
风流大堤曲,一唱使人愁。
作者介绍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野鹿

    读音:yě lù

    繁体字:野鹿

    意思:野生的鹿。喻不慕荣华、超然物外的神态。
      ▶宋·曾巩《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云鸿可近眼先明,野鹿尚縻颜自忸。”
      ▶明·何景明《赠萧文彧号古峰序》:“摽支野鹿,貌之古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