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思归》 春情不断若连环,一夕思归鬓欲斑。

春情不断若连环,一夕思归鬓欲斑。

意思:春情不断像连环,一天晚上想回家头发想斑。

出自作者[唐]李频的《春日思归》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春情、思归、壮志、音书、亲友等主题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恶。 首句“春情不断若连环”,诗人以连环比喻春情,表达了春天的情感缠绵不断,如同连环般难以解开。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情感深沉而缠绵。 “一夕思归鬓欲斑”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思归的心情。一夜之间,鬓发斑白,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时间的紧迫感。 “壮志未酬三尺剑”一句,诗人以剑为象征,表达了壮志未酬的遗憾和无奈。三尺剑代表了男儿的豪情壮志,而壮志未酬的遗憾和无奈也流露出来。 “故乡空隔万重山”一句,诗人以故乡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和无法归乡的无奈。万重山象征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距离,也象征了战争和政治的阻碍。 接下来的诗句,“音书断绝干戈后,亲友相逢梦寐间”,描绘了战乱之后,音书断绝,亲友相逢只能在梦中实现的情景。这表达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破坏和对亲情的渴望。 最后,“却羡浮云与飞鸟,因风吹去又吹还”,诗人以浮云和飞鸟为比喻,表达了对自由和归乡的向往。即使浮云和飞鸟都能随风飘荡,回归故乡,诗人也羡慕它们。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情、思归、壮志、音书、亲友等主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恶,情感深沉而真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情不断若连环,一夕思归鬓欲斑。
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音书断绝干戈后,亲友相逢梦寐间。
却羡浮云与飞鸟,因风吹去又吹还。
作者介绍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

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关键词解释

  • 连环

    读音:lián huán

    繁体字:連環

    短语:藕断丝连

    英语:interlink

    意思:(连环,连环)

     1.连结成串的玉环。
      ▶《庄子•天下》:“

  • 春情

    读音:chūn qíng

    繁体字:春情

    英语:stirring of love

    意思:
     1.春日的情景;春日的意兴。
      ▶南朝·梁·萧子范《春望古意》诗:“春情寄柳色,鸟语出梅中。”<

  • 不断

    读音:bù duàn

    繁体字:不斷

    短语:不时

    英语:uninterrupted

    意思:(不断,不断)

     1.割不开。
      ▶《韩非子•内储说下》:“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