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诸同僚偶会赋八题·府庠小沼》 月明练光寒,风动漪涟起。

月明练光寒,风动漪涟起。

意思:月练光冷,风吹起涟漪起。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与诸同僚偶会赋八题·府庠小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首句“面向秦淮流,背枕清溪水”,诗人以一种俯瞰的视角,描绘了自己面向秦淮河,背后是清澈的溪水。秦淮河在这里流淌,清溪水在旁边环绕,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诗人似乎在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同时也享受着这种宁静的生活。 “当轩观未足”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满足,但并未满足于此,他进一步提出“凿沼近可拟”。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片环境,于是他开始挖掘池塘,使周围的环境更加美丽。这一举动也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月明练光寒,风动漪涟起”两句,诗人描绘了月光的清冷和风的微动,使得池塘的水面起了涟漪。这一描绘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最后,“不用植菰蒲,惟将鉴容止”两句,诗人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他不需要种植菰蒲这些植物来装饰环境,只需要通过镜子来反射自己的行为和举止。这表明诗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行为举止的优雅,而非外在的装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美丽的景色和表达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面向秦淮流,背枕清溪水。
当轩观未足,凿沼近可拟。
月明练光寒,风动漪涟起。
不用植菰蒲,惟将鉴容止。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漪涟

    读音:yī lián

    繁体字:漪漣

    英语:cat\'s kin

    意思:(漪涟,漪涟)
    微波。
      ▶南朝·宋·谢灵运《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诗:“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
      ▶宋

  • 风动

    读音:fēng dòng

    繁体字:風動

    英语:air operated

    意思:(风动,风动)
    I

     1.风力吹动。
       ▶南朝·梁·沈约《檐前竹》诗:“风动露滴沥,月照

  • 寒风

    读音:hán fēng

    繁体字:寒風

    英语:bise

    意思:(寒风,寒风)

     1.北风;寒冷的风。
      ▶《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北方曰寒风。”
      ▶南朝·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