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忧》 岂独科斗死,所嗟文字捐。

岂独科斗死,所嗟文字捐。

意思:难道只有蝌蚪死亡,所哀叹文字捐。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夜忧》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和人生的矛盾,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事物,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失望。 首句“岂独科斗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无奈,科斗是一种水生动物,在恶劣的环境下,它们无法生存,象征着社会环境的残酷。 “所嗟文字捐”则表达了对文化价值的怀疑和否定,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但在这个社会中,它们似乎已经失去了价值。 “蒿蔓转骄弄”和“菱荇减婵娟”是对美好事物的描绘,但它们却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失去了原有的美好。蒿蔓和菱荇原本是美丽的,但现在却被骄纵和污染侵蚀,变得不再那么美丽。 “未遂摆鳞志”表达了作者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在水底徘徊。这里的“摆鳞志”象征着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空思吹浪旋”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思念之情,只能在浪花中寻找安慰。 最后,“何当再霖雨,洗濯生华鲜”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希望再次迎来雨露,让一切重新焕发生机。这句话也暗示了作者对改变社会现实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事物,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失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岂独科斗死,所嗟文字捐。
蒿蔓转骄弄,菱荇减婵娟。
未遂摆鳞志,空思吹浪旋。
何当再霖雨,洗濯生华鲜。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科斗

    读音:kē dòu

    繁体字:科鬥

    意思:
     1.蝌蚪。蛙或蟾蜍的幼体。
      ▶《庄子•秋水》:“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陆德明释文:“科斗,虾蟆子也。”
      ▶唐·韩愈《峡石西泉》诗:“闻说

  • 文字

    读音:wén zì

    繁体字:文字

    短语:仿 言 亲笔 契

    英语:character

    意思:
     1.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古代多指单字。
      ▶汉·谨慎《<说文

  • 岂独

    读音:qǐ dú

    繁体字:豈獨

    意思:(岂独,岂独)
    难道只是;何止。
      ▶《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
      ▶《庄子•胠箧》:“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

  • 死所

    读音:sǐ suǒ

    繁体字:死所

    意思:死的地方。
      ▶《左传•文公二年》:“其友曰:‘盍死之?’瞫(狼瞫)曰:‘吾未获死所。’”杜预注:“未得可死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