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入恭南多附赘,山从夔子尽侵云。
意思:人进入恭南多附赘,山从夔子完全侵云。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夔门即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峡行风物不堪论,袢暑骄阳杂瘴氛》是一首描绘作者在峡中行走时所见的风物和感受的诗。峡通常指的是长江三峡中的一段,这里山高水急,气候多变,有时会受到骄阳似火的天气和瘴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诗中表达了作者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行走时的感受,对自然风物的描绘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首句“峡行风物不堪论,袢暑骄阳杂瘴氛”直接描绘了作者在峡中的感受,风物指的是自然风光和景物,而“不堪论”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极度不满和难以描述的痛苦感受。接着,“袢暑骄阳”和“瘴氛”则进一步描述了峡中的恶劣天气和环境,使人感到无比的炎热和不适。
“人入恭南多附赘,山从夔子尽侵云。”这两句描绘了峡中的山川地貌和人文景观。作者进入峡南地区后,发现这里的地形复杂,山峦叠嶂,给人一种累赘的感觉。而夔子山则进一步侵占了云彩的高度,展现出峡南地区的雄伟景象。
“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这两句则描绘了峡中的音乐和食物。竹枝曲是巴渝地区的民歌,但在这里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音乐调子。而麴米则是用麴发酵酿造的米酒,这种酒在这里随处可见,但只是闻其香,却无法真正品尝。
最后,“试觅清冷一杯水,筒泉须自卧龙分。”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清冷之水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之水的敬畏之情。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杯清冷的水就显得格外珍贵。同时,“筒泉”也暗示了这里的水源丰富,但需要自己去寻找和发现。
整首诗通过对峡中风物的描绘和对自然环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艰苦环境的无奈和敬畏之情。同时,也通过音乐、食物等细节展现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