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安岩主大严禅师真赞》 石出山而韵自丘壑,松不春而骨立冰霜。

石出山而韵自丘壑,松不春而骨立冰霜。

意思:石头从山而韵从山林,松不春而骨瘦如柴冰霜。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南安岩主大严禅师真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石、松、云门柱杖等自然和人文元素,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景色的喜爱和对故友的怀念。 首句“石出山而韵自丘壑,松不春而骨立冰霜。”描绘了山石的峻峭和松树的坚韧,通过丘壑和冰霜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松石精神的赞美。 “今得云门柱杖,打破鬼窟灵床。”通过云门柱杖和鬼窟灵床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故友的怀念。柱杖象征着山中行走,鬼窟灵床则暗示着故友在山中生活的痕迹。 “其石也,将能万里出云雨。”这句诗通过描绘石的能量,表达了石头能够产生云雨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山石的魅力和力量。 “其松也,欲与三界作阴凉。”这句诗描绘了松树为三界带来阴凉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最后,“此似昔人非昔人也,山中故友任商量。”通过对比昔人和今人,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对山中生活的向往。这句诗也暗示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已经超越了过去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石、松、云门柱杖等自然和人文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故友的怀念。诗中充满了对山水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美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石出山而韵自丘壑,松不春而骨立冰霜。
今得云门柱杖,打破鬼窟灵床。
其石也,将能万里出云雨。
其松也,欲与三界作阴凉。
此似昔人非昔人也,山中故友任商量。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丘壑

    读音:qiū hè

    繁体字:丘壑

    英语:gully

    意思:
     1.山陵和溪谷。
      ▶宋·王安石《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
     
     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

  • 冰霜

    读音:bīng shuāng

    繁体字:冰霜

    英语:moral integrity

    意思:
     1.冰与霜。
      ▶汉·张衡《西京赋》:“于是孟冬作阴,寒风肃杀,雨雪飘飘,冰霜惨烈,百卉具零。

  • 出山

    读音:chū shān

    繁体字:出山

    英语:come out of retirement and take up an official post; leave the mountain area

    意思:

  • 骨立

    读音:gǔ lì

    繁体字:骨立

    英语:Thin and slim.

    意思:
     1.形容人消瘦到极点。
      ▶汉·刘向《说苑•修文》:“﹝子路﹞遂自悔,不食七日而骨立焉。”
      ▶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