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惊秋滴夜阑,晴云和日晓斑斑。
意思:小雨惊秋滴夜深,晴云和日拂晓斑斑。
出自作者[宋]韩元吉的《秋怀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晴云、尘埃和西湖的山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首句“小雨惊秋滴夜阑,晴云和日晓斑斑”描绘了秋雨连夜滴落的景象,清晨时分,晴云和日,阳光斑驳,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小雨惊秋”和“滴夜阑”这两个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秋雨的细密和夜间的漫长,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
“谁怜客舍尘埃底,犹得西湖一两山”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在客舍中尘埃满布,无人怜惜,但诗人却从尘埃中看到了西湖的山景,仿佛那一两座山就在眼前。这句诗通过对比客舍的尘埃和西湖的山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秋雨、晴云、尘埃和西湖山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清新明快的气息,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美感的佳作,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 纤手弄云和。-- 出自《寄远其一》作者:[唐]李白
- 云和弦。-- 出自《周祀圜丘歌 昭夏》作者:[南北朝]庾信
- 奏云和。-- 出自《十二时/忆少年》作者:[宋]洪适
- 遂偶云和瑟。-- 出自《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作者:[唐]陈子昂
- 断云和泪流。-- 出自《菩萨蛮·柳桥花坞南城陌》作者:[宋]舒亶
- 淡云和月影葱茏。-- 出自《浣溪沙》作者:[宋]陈三聘
- 晚云和雁低。-- 出自《菩萨蛮·江南未雪梅花白》作者:[宋]晏几道
- 玉佩惊秋早。-- 出自《菩萨蛮 新秋夜凉浴罢露坐》作者:[元]邵亨贞
- 玉佩惊秋早。-- 出自《菩萨蛮 新秋夜凉浴罢露坐》作者:[元]邵亨贞
- 碧树又惊秋。-- 出自《菩萨蛮·休文多病疏杯酌》作者:[宋]侯置
- 一叶忽惊秋。-- 出自《浪淘沙·一叶忽惊秋》作者:[宋]贺铸
- 纨扇惊秋换。-- 出自《醉春风·陌上轮蹄满》作者:[宋]陈德武
- 惊秋啼。-- 出自《碧云深/忆秦娥》作者:[宋]张辑
- 心事惊秋。-- 出自《累字戏作解愁吟简旧寮》作者:[宋]宋伯仁
- 山路惊秋老。-- 出自《醉花阴·碧玉槎桠金粟小》作者:[宋]丘崈
- 香销夜阑。-- 出自《醉思凡/醉太平》作者:[宋]孙惟信
- 夜阑听雨宿。-- 出自《谒金门·西风竹》作者:[宋]陈东甫
- 夜阑人醉。-- 出自《减字木兰花·江南春水》作者:[宋]朱敦儒
- 夜阑人静。-- 出自《品令·夜阑人静》作者:[宋]周邦彦
- 夜阑还独语。-- 出自《谒金门·今夜雨》作者:[宋]苏轼
- 青灯语夜阑。-- 出自《阮郎归 为李长源赋》作者:[元]元好问
- 记夜阑沈醉。-- 出自《还京乐·岁华惯》作者:[宋]方千里
- 夜阑更秉烛。-- 出自《谒金门·清汉曲》作者:[宋]袁去华
- 风色幸顺逢小雨,小雨冥蒙细如缕。-- 出自《得少顺风又值小雨二首》作者:[宋]董嗣杲
- 小雨随行色。-- 出自《菩萨蛮·江梅未放枝头结》作者:[宋]舒亶
- 小雨落梧桐。-- 出自《菩萨蛮·香波绿暖浮鹦鹉》作者:[宋]舒亶
- 小雨一番寒。-- 出自《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作者:[宋]万俟咏
- 斑斑小雨。-- 出自《减字木兰花·斑斑小雨》作者:[宋]吴则礼
- 小雨能慳。-- 出自《浪淘沙·黯淡养花天》作者:[宋]范成大
- 楼前小雨珊珊。-- 出自《清平乐·离肠宛转》作者:[元]元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