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 赴敌甘负戈,论兵勇投笔。

赴敌甘负戈,论兵勇投笔。

意思:冲向敌人甘负戈,论兵勇投笔。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羁旅行役之苦,表达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的诗。 首先,诗的开头“一雁飞吴天,羁人伤暮律。”就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一只大雁飞过吴地的天空,羁旅之人感伤日暮,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未知旅途的忧虑。 “松江风袅袅,波上片帆疾”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微风袅袅,水波荡漾,一片孤舟在江上疾行,更增添了旅行的孤寂和思乡之痛。 “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时序的变化和季节的更迭,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胡马嘶秦云,汉兵乱相失。”这里描绘了战乱的场景,马嘶云动,兵乱相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南楚有琼枝,相思怨瑶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赴敌甘负戈,论兵勇投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家尽忠的决心,愿意投笔从戎,这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最后,“不如归远山,云卧饭松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尘世纷争,过上清静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旅途、自然、战乱、思乡、爱国、归隐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和坚定的信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雁飞吴天,羁人伤暮律。
松江风袅袅,波上片帆疾。
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
萧条长洲外,唯见寒山出。
胡马嘶秦云,汉兵乱相失。
关中因窃据,天下共忧栗。
南楚有琼枝,相思怨瑶瑟。
一身寄沧洲,万里看白日。
赴敌甘负戈,论兵勇投笔。
临风但攘臂,择木将委质。
不如归远山,云卧饭松栗。
作者介绍 贾岛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兵勇

    读音:bīng yǒng

    繁体字:兵勇

    英语:soldier

    意思:清代称临时招募的兵卒为勇,因以“兵勇”泛指兵卒。
      ▶《廿载繁华梦》第十七回:“又些时,纔见各营将官,带些半睡不醒的兵勇到来弹

  • 赴敌

    读音:fù dí

    繁体字:赴敵

    英语:go to meet the enemy

    意思:(赴敌,赴敌)
    奔赴战阵,对敌作战。
      ▶《隋书•于仲文传》:“今者,人各其心,何以赴敌?”明·刘基

  • 投笔

    读音:tóu bǐ

    繁体字:投筆

    意思:(投笔,投笔)
    谓弃文而就他业。多指弃文就武。
      ▶唐·魏徵《述怀》诗:“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宋·杨万里《送谈星辰许季升》诗:“许子儒冠怨误身,如今投笔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