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杨丈志仁归三山》 不见杨夫子,于今岁再逾。

不见杨夫子,于今岁再逾。

意思:不见杨先生,在今年又一次超过。

出自作者[宋]陈宓的《送杨丈志仁归三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杨夫子的诗。诗中描绘了杨夫子穷经探古、执礼高标、高谈阔论、崇尚古风的形象,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联“不见杨夫子,于今岁再逾。”诗人表达了对杨夫子长时间未见的遗憾,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再次见到他感到非常高兴。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杨夫子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杨夫子的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令人敬仰。 颔联“穷经探古圣,执礼迈诸儒。”进一步描绘了杨夫子的形象,他不仅精通经学,还深入探索古代圣贤的思想,执礼严谨,超越了许多儒生。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杨夫子学识和品德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杨夫子在学术和礼仪方面的卓越成就。 颈联“参月陪高论,古风操别祛。”描述了诗人与杨夫子一起探讨问题、高谈阔论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古风的崇尚和对杨夫子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这一联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杨夫子的学识渊博和高尚品德。 尾联“钟山容膝地,亦足当吾庐。”表达了诗人对与杨夫子相处的时光的珍视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杨夫子的感激之情。这一联通过描绘钟山的美景和与杨夫子相处的时光,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杨夫子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杨夫子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之人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古风的崇尚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见杨夫子,于今岁再逾。
穷经探古圣,执礼迈诸儒。
参月陪高论,古风操别祛。
钟山容膝地,亦足当吾庐。

关键词解释

  • 夫子

    读音:fū zǐ

    繁体字:夫子

    短语:士 学士 书生 士大夫 先生 秀才 文人 生 儒 知识分子

    英语:pedant

    意思:(参见伕子)

     1

  • 于今

    读音:yú jīn

    繁体字:於今

    英语:now

    意思:(参见于今)

     1.至今。
      ▶《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
      ▶三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今岁

    读音:jīn suì

    繁体字:今歲

    意思:(今岁,今岁)
    今年。
      ▶唐·元稹《赋得数蓂》诗:“尧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岂去岁之人皆忠厚,而今岁之士皆虚浮?”清·吴骞《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