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省中春晚忽忆江南旧居戏书所怀因寄两浙亲故》 花时限清禁,霁后爱南山。

花时限清禁,霁后爱南山。

意思:花时间限清禁止,雨过天晴后爱南山。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省中春晚忽忆江南旧居戏书所怀因寄两浙亲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自述人生经历的诗篇,从“戎府随宾介”到“结庐常占练湖春”表达了作者从军到归隐的过程。 首段中,“獬豸”、“进贤”都是古代的冠冕,而“武弁”则是武人的冠冕,作者在一年内经历了三种变化,从文官到武官,从朝官到戍卒,突显了作者身份的变化。 “问我何所能,头冠忽三变”,作者自问自答,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朝中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江湖的向往。 “疲羸只欲思三径,戆直那堪备七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的无奈和自嘲。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世事的无奈和自嘲,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年冠獬豸,戎府随宾介。
去年簪进贤,赞导法宫前。
今兹戴武弁,谬列金门彦。
问我何所能,头冠忽三变。
野性惯疏闲,晨趋兴暮还。
花时限清禁,霁后爱南山。
晚景支颐对尊酒,旧游忆在江湖久。
庾楼柳寺共开襟,枫岸烟塘几携手。
结庐常占练湖春,犹寄藜床与幅巾。
疲羸只欲思三径,戆直那堪备七人。
更想东南多竹箭,悬圃琅玕共葱蒨。
裁书且附双鲤鱼,偏恨相思未相见。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时限

    读音:shí xiàn

    繁体字:時限

    短语:年限 为期

    英语:time limit

    意思:(时限,时限)
    指限定的时间。
      ▶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李清》:

  • 南山

    读音:nán shān

    繁体字:南山

    英语:nan

    意思:
     1.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巖巖。”
      ▶《汉书•

  • 花时

    引用解释

    1.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唐 杜甫 《遣遇》诗:“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緼袍。”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緑阴幽草胜花时。” 明 袁宏道 《除夕观诸公饮》诗:“角杯穷酒事,分帖记花时。”

    2.开花的时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娑罗树》:“观诸书所载娑罗树,不独此山有之,然其生特异凡木,树数百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