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木兰花慢·宪陵台畔客》 寄谢竹林旧友,且休笔削寒盟。

寄谢竹林旧友,且休笔削寒盟。

意思:寄感谢竹林老友,且不要修改寒盟。

出自作者[元]王恽的《木兰花慢·宪陵台畔客》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仕途不顺,辗转漂泊,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欲归隐又不能的矛盾心情。 首联“宪陵台畔客,笑几度,送人行。对一道青山,两行官柳,去住人情。”作者在明宪陵(明宪宗朱见深的陵墓)附近送别友人,眼看着青山依旧,杨柳依然,而友人已离去。这里借送别之事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之情和对青山官柳的留恋。 “苍生望初不*。问此身、何用绊虚名。”诗人忽然想到自己虚有官职,无益于百姓,自己如此执着于虚名有什么用呢?于是产生了弃官归隐的想法。 “宦味真成画饼,隐居却伴侯鲭。”诗人意识到自己既不能改变官场之恶习,又想弃官归隐,却苦于没有基础(“隐居却伴侯鲭”),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十年惭愧草堂灵。自分苦飘零。”诗人意识到自己为官十年,却无力改变现状,于是自认苦命漂泊。 “甚一片闲云,几回归梦,野钓林耕。”诗人多么想过一种“闲云野鹤”式的生活,梦寐以求“野钓林耕”。 “浮沉待从里社,觉倘来、轩冕总堪惊。”现实无法改变,诗人只能从幻想中寻找寄托:如果能够和流俗之辈一起议事(“里社”),那么自己的一切荣耀和富贵都会令人惊奇;自己宁愿辞官隐居,不再为官受禄。 最后两句“寄谢竹林旧友,且休笔削寒盟。 ”借用“魏晋名士规箴之语”,表明自己的心迹。 这首诗语言朴实,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对现实的不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宪陵台畔客,笑几度,送人行。
对一道青山,两行官柳,去住人情。
苍生望初不*。
问此身、何用绊虚名。
宦味真成画饼,隐居却伴侯鲭。
十年惭愧草堂灵。
自分苦飘零。
甚一片闲云,几回归梦,野钓林耕。
浮沉待从里社,觉倘来、轩冕总堪惊。
寄谢竹林旧友,且休笔削寒盟。

关键词解释

  • 寒盟

    读音:hán méng

    繁体字:寒盟

    意思:《左传•哀公十二年》:“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大宰嚭请寻盟。公不欲,使子贡对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明神以要之。寡君以为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犹可改,日盟何益

  • 竹林

    读音:zhú lín

    繁体字:竹林

    英语:bamboo grove

    意思:
     1.竹子丛生处。
      ▶《山海经•大荒北经》:“﹝附禺之山﹞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
      ▶《

  • 旧友

    读音:jiù yǒu

    繁体字:舊友

    英语:old friend; old acquaintance

    近义词: 故旧、故友、故人、雅故、旧交、故交、旧故

    反义词:

  • 寄谢

    读音:jì xiè

    繁体字:寄謝

    意思:(寄谢,寄谢)

     1.传告,告知。
      ▶唐·白居易《读史》诗之二:“山林少羁鞅,世路多艰阻。寄谢伐檀人,慎勿嗟穷处。”
      ▶宋·陆游《醉眠》诗:“寄谢敲门人

  • 且休

    读音:qiě xiū

    繁体字:且休

    意思:
     1.暂且休整;暂且休息。
      ▶《史记•乐毅列传》:“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
      ▶《汉书•刘向传》:“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

  • 笔削

    读音:bǐ xuē

    繁体字:筆削

    英语:please correct; improve my writing

    意思:(笔削,笔削)

     1.指着述。笔,书写记录;削,删改时用刀削刮简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