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
意思:赤岭猿声催老,红颜色换黄茅去瘴。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长沙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首句“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描绘了作者在慈恩寺度过的三个月中的惆怅心情,以及三月末紫桐花凋落和鸟儿的关关鸣叫声给环境带来的凄凉气氛。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时间和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衬托人的情感变化,以花落鸟鸣反衬出人的孤独和寂寥。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他虽然知道曲水边春天相忆的情景,却无奈自己仍然滞留长沙,无法回归。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美好的回忆与现实的无奈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两句,描绘了作者在长沙老去,而环境的变化也让他容颜衰老。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来表达作者对时间的无奈和对青春的怀念。
最后,“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两句,作者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感叹南方也有霜雪,但这些霜雪却落在他的鬓发间,暗示了他的衰老和孤独。这里再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环境的变换与人的衰老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长沙的生活和情感,通过时间和自然环境的衬托,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时间的无奈。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