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楼夜》 但诗觉衣襟徵润,不知风露高寒。

但诗觉衣襟徵润,不知风露高寒。

意思:但诗觉得衣襟征润,不知道风露高寒。

出自作者[宋]释文珦的《山楼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月满面千重林壑,人凭一曲阑干》以月夜为背景,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陶醉。 首句“月满面千重林壑”,诗人用满月和千重林壑描绘出一种静谧、深远的自然景象,仿佛千重林壑都被月光覆盖,显得格外宁静、美丽。 第二句“人凭一曲阑干”则展现了人在自然中的状态,诗人独立在曲折的阑干上,静静地欣赏着月下林壑的美景。这一句既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第三句“但诗觉衣襟徵润”表达了诗人被美景所感染,诗兴勃发,笔端带情,使得衣襟都感到了诗的韵律和诗意。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展示了诗歌的力量和魅力。 最后一句“不知风露高寒”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寒环境的无所畏惧,他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已经忘记了风露的高寒。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坚韧和勇敢,也展示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和强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月夜美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欣赏,同时也展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诗人的坚韧精神。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月满面千重林壑,人凭一曲阑干。
但诗觉衣襟徵润,不知风露高寒。

关键词解释

  • 风露

    读音:fēng lù

    繁体字:風露

    意思:(风露,风露)

     1.风和露。
      ▶《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闲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王昌龄《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

  • 高寒

    读音:gāo hán

    繁体字:高寒

    英语:high and cold

    意思:
     1.指月光;月亮。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明

  • 衣襟

    读音:yī jīn

    繁体字:衣襟

    英语:lappet

    意思:亦作“衣衿”。
     古代指交领或衣下掩裳际处。后亦指上衣的前幅。
      ▶汉·王粲《七哀诗》之二:“迅风拂裳袂,白露霑衣襟。”

  • 知风

    读音:zhī fēng

    繁体字:知風

    意思:(知风,知风)
    闻风,听到消息。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却见房门关好,推动不开,晓得是儿子知风,老大没趣。”
      ▶《水浒后传》第十八回:“安道全知风潜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