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子木非知已,千载灵均是主盟。
意思:一个生了儿子木不是知道了,千年灵均是主盟。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食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鸡头吾弟藕吾兄”,通过描绘鸡头和藕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头角崭然也不争。白璧中藏烟水晦,红裳左祖雪花明。”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鸡头和藕的形状,并赋予它们人格化的特征。“头角崭然”描绘了它们的独特形状,而“不争”则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淡泊之性。接着,诗人又以“白璧”和“雪花”来形容藕的色泽,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美感。
颔联“一生子木非知已,千载灵均是主盟。”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生和文化的理解。“子木”可能指的是鸡头树,诗人认为它并非真正的知己,而灵均则是主盟,代表着千年的文化传统。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真正的知己并不在于表面的繁华,而在于内在的精神传承。
颈联“每到炎官张火伞,西山未当圣之清。”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炎热的天气和鸡头藕的形象。“炎官张火伞”形象地描绘了炎热的天气,而“西山未当圣之清”则表达了诗人对鸡头藕的独特魅力的欣赏。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使在炎热的天气中,鸡头藕也能给人带来清凉的感觉。
最后,尾联“灵均千载犹有神。”诗人以屈原的典故来表达对鸡头藕的敬仰之情。“灵均”是屈原的别号,“千载犹有神”表达了诗人对鸡头藕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鸡头藕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对后世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鸡头吾弟藕吾兄”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之美和人生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炎热天气的独特见解和对鸡头藕的独特魅力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