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子云盱眙道中三首》 江南淮北市初通,人语忻忻作好风。

江南淮北市初通,人语忻忻作好风。

意思:江南淮北市初通,人对忘乎所以作好风。

出自作者[宋]韩元吉的《次韵子云盱眙道中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南淮北市初通,人语忻忻作好风》是一首描绘作者对江南淮北地区初通贸易的欣喜之情的诗。作者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忧国忧民之心。 首联“江南淮北市初通,人语忻忻作好风。”描绘了江南淮北地区的初通贸易,人们欢欣鼓舞,期待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一句通过描绘人们欣喜若狂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贸易开放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预期。 颔联“抱耒只思耕陇底,买船谁复渡辽东。”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的向往和决心。他抱着犁头,只想在田地里耕耘,而谁又能替他买船渡过辽东呢?这一句通过描绘作者对农业和贸易的热爱和决心,表达了他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期待。 颈联“向来熊耳真投甲,此去天山拟挂弓。”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的设想和准备。他准备在熊耳山投身军旅,在天山挂起弓箭,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积极态度和准备,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和忧国忧民之心。 尾联“上策圣君今自治,白头忧国寸心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和对忧国忧民之心的坚持。他认为圣明的君主应该实行自我治理,而作者也将一直保持忧国忧民之心,直到白头。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和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淮北地区的贸易开放的描绘和对未来的设想和准备,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国家的深深热爱和关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和对忧国忧民之心的坚持。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南淮北市初通,人语忻忻作好风。
抱耒只思耕陇底,买船谁复渡辽东。
向来熊耳真投甲,此去天山拟挂弓。
上策圣君今自治,白头忧国寸心同。
作者介绍 陈叔宝简介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等,存词80余首。

关键词解释

  • 淮北市

    读音:huái běi shì

    词语解释

    ⒈  在安徽省北部、濉河沿岸,濉阜铁路和京沪铁路苻夹支线通此。1960年设濉溪市,1971年改淮北市。人口72.14万(1995年)。煤炭工业发达,为中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有“淮北煤城”之称。特产口子酒、濉溪大曲酒。古迹有相山庙、共姬墓等。<

  • 淮北

    读音:huái běi

    繁体字:淮北

    英语:Huaibei

    详细释义:泛指淮河以北,长江以南的地区。

    造句:

  • 江南

    读音:jiāng nán

    繁体字:江南

    英语:south of the River

    意思:
     1.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汉以前一般指今湖北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省、江西省一带;后

  • 通人

    读音:tōng rén

    繁体字:通人

    英语:versatile person

    意思:学识渊博通达的人。
      ▶《庄子•秋水》:“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
      ▶王先谦集解:“贤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