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永兴观》 连云宿麦团碧浪,缀草落花成锦窠,我来欲觅种桃者,猎猎空存庭下莎。

连云宿麦团碧浪,缀草落花成锦窠,我来欲觅种桃者,猎猎空存庭下莎。

意思:连云小麦团绿浪,点缀在草丛花落织成案,我来想找种桃的,猎人打猎空存在庭下莎。

出自作者[宋]胡铨的《永兴观》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连云宿麦团碧浪,缀草落花成锦窠,我来欲觅种桃者,猎猎空存庭下莎》。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失落。 首句“连云宿麦团碧浪”描绘了麦子成熟后,麦穗在天空下密集的景象,如同碧绿的波浪连绵不断。这里的“宿”字用得巧妙,它不仅描绘了麦穗在夜晚的露水下闪闪发光的景象,也暗示了麦田的广阔和连绵。 “缀草落花成锦窠”一句,诗人用“锦窠”来形容繁花似锦的花坛,同时又巧妙地引用了“锦衣夜行”的典故,暗喻虽然花落草丛,但其鲜艳的色彩仍如同锦衣一般耀眼。 “我来欲觅种桃者”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找到那位种桃的人,与他一起探讨种桃的经验和技巧。这既表达了对种桃者的向往和敬仰,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然而,“猎猎空存庭下莎”一句,诗人却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失落。这里的“莎”指的是莎草,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言的哀愁。而“空存”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种桃者的寻找并未成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失落,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禁思考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连云宿麦团碧浪,缀草落花成锦窠,我来欲觅种桃者,猎猎空存庭下莎。
作者介绍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

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连云

    读音:lián yún

    繁体字:連雲

    意思:(连云,连云)
    与天空之云相连。形容高远,众多。
      ▶《文选•潘岳<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
      ▶张铣注:“阁高故称连云。”
      ▶唐·白居易

  • 猎猎

    读音:liè liè

    繁体字:獵獵

    英语:sound of the wind or a fluttering flag

    意思:(猎猎,猎猎)

     1.象声词。
      ▶南朝·宋·鲍照

  • 宿麦

    读音:sù mài

    繁体字:宿麥

    意思:(宿麦,宿麦)
    隔年成熟的麦。即冬麦。
      ▶《汉书•武帝纪》:“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
      ▶颜师古注:“秋冬种之,经岁乃熟,故云宿麦。”
      ▶北魏·贾思

  • 锦窠

    读音:jǐn kē

    繁体字:錦窠

    意思:(锦窠,锦窠)

     1.锦上的界格花纹。亦比喻排列有序的华美物品。
      ▶唐·元稹《早春登龙山静胜寺赠幕中诸公》诗:“山茗粉含鹰觜嫩,海榴红绽锦窠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