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墐屋》 谁寄一诗同保社,自将千竹比侯封。

谁寄一诗同保社,自将千竹比侯封。

意思:谁寄一首诗同保社,自己带领一千竹比封侯。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墐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旋墐山寮准备冬,石炉松火尽从容》是一首描绘诗人准备度过冬天,享受闲适生活的诗。诗中描绘了石炉、松火、酒、钟声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功名、机会的淡泊,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旋墐山寮准备冬,石炉松火尽从容”,诗人描述了自己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将山寮打理得井井有条。石炉和松火在这里象征着诗人的闲适生活,他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这个过程,显得从容不迫。 颔联“功名那及生前酒,机会多如饭后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机会的漠视。他认为生前纵有千般功名利禄,也比不上一壶酒来的实在;而机会则多如吃饭后的钟声,不值得过多追求。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机会的理性认识。 颈联“谁寄一诗同保社,自将千竹比侯封”,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有人能给自己寄来一封信,与同社的朋友们一起交流。同时,他也将自己比作千竿竹,希望能有朝一日得到封赏。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封赏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谦逊和自知之明。 尾联“客来欲觅秋崖去,知在白云何处峰”,诗人描绘了客人来访时,自己想要带着他们去寻找秋崖的场景。秋崖是诗人向往的隐居之地,白云缭绕,风景优美。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为诗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准备度过冬天、享受闲适生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功名、机会的淡泊,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意象丰富,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旋墐山寮准备冬,石炉松火尽从容。
功名那及生前酒,机会多如饭后钟。
谁寄一诗同保社,自将千竹比侯封。
客来欲觅秋崖去,知在白云何处峰。

关键词解释

  • 保社

    读音:bǎo shè

    繁体字:保社

    意思:旧时乡村的一种民间组织,因依保而立,故称。
      ▶宋·刘克庄《贺新郎•癸亥九日》词:“留得香山病居士,却入渔翁保社。怅谁伴、先生情话。”
      ▶金·元好问《刘光甫内卿新居》诗:

  • 侯封

    读音:hòu fēng

    繁体字:侯封

    意思:封侯。
      ▶宋·苏舜钦《上孔待制书》:“长国者宜不绝侯封,以尊其本。”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某处险要地,今以委卿,勿负朕意,侯封有日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