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吴给事芾》 两朝高献纳,六郡凛威名。

两朝高献纳,六郡凛威名。

意思:两朝高献纳,六郡凛然威严的名声。

出自作者[宋]孙应时的《挽吴给事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早岁规模大,中年出处明。两朝高献纳,六郡凛威名。虽作收身去,终余报国诚。秣陵天下计,惆怅此时情。》是一首对古代名将的赞扬和敬仰之情的诗。通过对这位将领早年、中年、晚年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将领的敬仰之情和对这位将领的报国之诚的赞赏。 首联“早岁规模大,中年出处明”,描绘了这位将领早年就有着宏大的志向和明确的政治立场,表现出他的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信念。这一联通过对比早年和中年,突出了这位将领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和成长,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颔联“两朝高献纳,六郡凛威名”,进一步描述了这位将领在两朝中的贡献和威名。他为国家献言献策,为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以自己的威武之姿为国家树立了榜样。这一联通过描述他的功绩和威名,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赞美之意。 颈联“虽作收身去,终余报国诚”,表达了这位将领虽然已经辞官归隐,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之诚。这一联通过描述他的归隐之举,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赞赏之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将领的敬意和尊重。 尾联“秣陵天下计,惆怅此时情”,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将领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思念之情。作者在南京(秣陵)思念着这位将领,感叹着他的离去和国家的变迁,表达了对这位将领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这位将领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将领的敬仰之情和对这位将领的报国之诚的赞赏。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国家变迁和历史人物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将领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早岁规模大,中年出处明。
两朝高献纳,六郡凛威名。
虽作收身去,终余报国诚。
秣陵天下计,惆怅此时情。

关键词解释

  • 献纳

    读音:xiàn nà

    繁体字:獻納

    意思:(献纳,献纳)

     1.指献忠言供采纳。
      ▶汉·班固《<两都赋>序》:“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旧唐书•玄宗纪论

  • 威名

    读音:wēi míng

    繁体字:威名

    英语:prestige

    意思:威望,名声。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蛇作怪者》:“会武陵蛮夷黄高攻烧南郡,鸿卿以威名素着,选登亚将。”

  • 两朝

    读音:liǎng cháo

    繁体字:兩朝

    意思:(两朝,两朝)

     1.指前后两个君主统治的两代王朝。
      ▶《南齐书•王俭传》:“臣逢其时,而叨其位,常总端右,亟管铨衡。事涉两朝,岁绵一纪。”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